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普高考生類)專業綜測大綱
浙江長征職業技術學院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各專業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普高招生考生)
會計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堅持“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做到測試方法科學適用、組織嚴密規范。考核考生的文化基礎、思想道德素質;測試考生的文化綜合知識、學習能力以及與會計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等。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養
要求考生具備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等方面的常識;具有誠實守信、明禮守紀、公平正義、勤儉自強、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優秀道德品質,并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
(二)職業興趣
對會計專業有濃厚興趣,對會計專業所面向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特點有所了解,未來打算就業的方向與本專業相關。
(三)職業適應性
經過一定了解后,主動選擇本專業,或者曾經從事過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樂于服務他人,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素養 (占45%)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臨場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職業興趣(占15%)
考核考生對個人職業興趣的自我分析能力及文字敘述的條理性;測試考生對未來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發展前景認知和規劃的清晰度和邏輯性。
(三)職業適應性(占40%)
1.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16%)
(1)有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2)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3)能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通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溝通協作能力(占12%)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協作能力,能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有效溝通,與團隊成員進行良好協作。
3.創新意識(占12%)
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且有新意。
統計與會計核算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堅持“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做到測試方法科學適用、組織嚴密規范。考核考生的文化基礎、思想道德素質;測試考生的文化綜合知識、學習能力以及與本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等。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養
要求考生具備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等方面的常識;具有誠實守信、明禮守紀、公平正義、勤儉自強、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優秀道德品質,并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
(二)職業興趣
對本專業有濃厚興趣,對本專業所面向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特點有所了解,未來打算就業的方向與本專業相關。
(三)職業適應性
經過一定了解后,主動選擇本專業,或者曾經從事過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樂于服務他人,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素養 (占45%)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臨場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職業興趣(占15%)
考核考生對個人職業興趣的自我分析能力及文字敘述的條理性;測試考生對未來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發展前景認知和規劃的清晰度和邏輯性。
(三)職業適應性(占40%)
1.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16%)
(1)有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2)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3)能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通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溝通協作能力(占12%)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協作能力,能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有效溝通,與團隊成員進行良好協作。
3.創新意識(占12%)
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且有新意。
財務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職業興趣、職業適應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養
要求考生具備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等方面的常識;具有誠實守信、明禮守紀、公平正義、勤儉自強、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優秀道德品質,并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
(二)職業興趣
對本專業有濃厚興趣,對財務管理專業所面向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特點有所了解,未來打算就業的方向與本專業相關。
(三)職業適應性
經過一定了解后,主動選擇本專業,或者曾經從事過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樂于服務他人,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素養 (占45%)
考核考生運用高中階段所學知識及日常積累起來的常識,對社會現象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測試考生在職業情境下的職業道德素養、創新思維能力、風險防范意識、自我管控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人文素養里的應對水準。
(二)職業興趣(占15%)
考核考生對個人職業興趣的自我分析能力及文字敘述的條理性;測試考生對未來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發展前景認知和規劃的清晰度和邏輯性。
(三)職業適應性(占40%)
1.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16%)
(1)有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2)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3)能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通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溝通協作能力(占12%)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協作能力,能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有效溝通,與團隊成員進行良好協作。
3.創新意識(占12%)
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且有新意。
互聯網金融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職業興趣、職業適應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養
要求考生具備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等方面的常識;具有誠實守信、明禮守紀、公平正義、勤儉自強、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優秀道德品質,并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
(二)職業興趣
對本專業有濃厚興趣,對互聯網金融專業所面向崗位的工作內容和特點有所了解,未來打算就業的方向與本專業相關。
(三)職業適應性
經過一定了解后,主動選擇本專業,或者曾經從事過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樂于服務他人,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素養 (占45%)
考核考生運用高中階段所學知識及日常積累起來的常識,對社會現象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測試考生在職業情境下的職業道德素養、創新思維能力、風險防范意識、自我管控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人文素養里的應對水準。
(二)職業興趣(占15%)
考核考生對個人職業興趣的自我分析能力及文字敘述的條理性;測試考生對未來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發展前景認知和規劃的清晰度和邏輯性。
(三)職業適應性(占40%)
1.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20%)
(1)有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2)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3)能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通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溝通協作能力(占10%)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協作能力,能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有效溝通,與團隊成員進行良好協作。
3.創新意識(占10%)
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且有新意。能夠在緊張的氛圍中,捕捉信息;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判斷力。
證券與期貨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職業興趣、職業適應性,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文素養
要求考生具備政治、經濟、歷史、法律、文化藝術、社會科學、信息技術與通用技術等方面的常識;具有誠實守信、明禮守紀、公平正義、勤儉自強、助人為樂、保護環境、愛護公物等優秀道德品質,并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意識與創新思維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
(二)職業興趣
對本專業有濃厚興趣,對證券或期貨業的工作內容和特點有所了解,未來打算就業的方向與本專業相關。
(三)職業適應性
經過一定了解后,主動選擇本專業,或者曾經從事過與本專業相關的實踐活動;樂于服務他人,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應變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素養 (占45%)
考核考生運用高中階段所學知識及日常積累起來的常識,對社會現象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測試考生在職業情境下的職業道德素養、創新思維能力、風險防范意識、自我管控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人文素養里的應對水準。
(二)職業興趣(占15%)
考核考生對個人職業興趣的自我分析能力及文字敘述的條理性;測試考生對未來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發展前景認知和規劃的清晰度和邏輯性。
(三)職業適應性(占40%)
1.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16%)
(1)有正確的價值觀,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2)能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3)能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通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溝通協作能力(占12%)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溝通協作能力,能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有效溝通,與團隊成員進行良好協作。
3.創新意識(占12%)
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及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且有新意。能夠在緊張的氛圍中,捕捉信息;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判斷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商務崗位潛力、溝通能力、心理素質等。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綜合素質高、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常識判斷能力
測查考生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分析推理能力
測查考生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測查考生理解片段閱讀的觀點和觀念的能力,能準確地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和目的,能夠理解一段話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四)商務崗位潛力
測查考生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及相關崗位的認知程度,要求能根據所提供的商務模擬情景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了解近期國際經濟和貿易形勢,同時對浙江省的經濟概況有所了解。
(五)與專業相關的其他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誠信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對未來職業的規劃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常識判斷能力(占20%)
1.測試考生的政治經濟方面的常識。
2.測試考生的歷史和文化常識。
3.測試考生的地理、自然和科技方面的常識。
(二)分析推理能力(占15%)
1.測試考生的理解和比較能力。
2.測試考生的演繹和歸納能力。
3.測試考生的圖形推理能力。
4.測試考生的數字推理能力。
5.測試考生的定義判斷和類比推理能力。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占15%)
1.測試考生的片段閱讀能力。
2.測試考生的主旨概括能力。
3.測試考生的查找信息和細節的能力。
4.測試考生的觀點、意圖、目的判斷能力。
(四)商務崗位潛力(占25%)
1.測試考生對目前國際貿易形勢的了解程度。
2.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及國際經濟與貿易職業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測試考生在職業情景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
(五)與專業相關的其他能力(占25%)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國際貿易、跨境電商行業專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 )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補充,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排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材料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企業及國際物流企業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一般了解;對企業運行的一般了解;對國際物流企業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市場交易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國際物流活動基本現象認知了解。
2.專業潛質及興趣
能夠關注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國際物流活動,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的知識對這些國際物流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能夠提出一定的自己的見解,并具有解決存在問題的興趣,有志愿在該領域及行業發展。
3.專業認知
考生對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理由,并對進入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 (占20%)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國際物流行業專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市場營銷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補充,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排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材料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市場營銷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企業及市場營銷相關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一般了解;對企業運行的一般了解;對營銷活動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市場交易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促銷、價格基本現象認知了解。
2.專業潛質及興趣
能夠關注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市場營銷活動,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的知識對這些營銷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能夠提出一定的自己的見解,并具有解決存在問題的興趣,有志愿在該領域及行業發展。
3.專業認知
考生對市場營銷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市場營銷專業的理由,對進入市場營銷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市場營銷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 (占20%)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營銷專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物流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 )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補充,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排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材料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物流管理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企業及物流企業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一般了解;對企業運行的一般了解;對物流企業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市場交易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物流活動基本現象認知了解。
2.專業潛質及興趣
能夠關注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流活動,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的知識對這些物流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能夠提出一定的自己的見解,并具有解決存在問題的興趣,有志愿在該領域及行業發展。
3.專業認知
考生對物流管理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物流管理專業的理由,對進入物流管理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物流管理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 (占20%)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物流行業專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 )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分析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填補,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順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重要詞語的語境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4.數學與應用數學能力,能用數學方法分析經濟生活中的現象,能簡單分析商務網站常用指標。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市場交易活動的一般了解;對電商平臺的運營一般了解;對生活中商務數據基本認知了解;對生活中的金融基本現象的認知了解。
2.專業潛質及興趣
測試學生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知識解讀商務數據及數據分析方面相關基本問題;利用電子商務的基本常識解讀生活的基本電子商務現象;利用市場營銷的基本常識解讀生活的基本營銷現象。要求具有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方面的職業興趣,了解數據分析方面的一般常識,測試考生在數據分析及數據應用方面的日常感覺、感受、感知、感悟性基本知識。
3.專業認知
考生對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本專業的理由,對進入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 (占20%)
1.優選方案
用靈活的方法對多答案事件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 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職業能力-能夠干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你想要考取的證書)等。
電子商務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 )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補充,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排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材料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電子商務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營銷及企業方面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一般了解;對工商企業運行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市場交易活動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電子商務基本現象認知了解;對生活中的金融基本現象的認知了解。
2.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的策略與技巧
掌握使用PC端和移動終端手機瀏覽網頁的方法及渠道;掌握常用搜索引擎獲取信息的方法;能根據具體問題使用關鍵詞;掌握從因特網上下載網頁、文件及圖片的方法;掌握使用下載工具軟件從網絡上下載信息的方法;掌握手機進入社交網絡溝通互動的方法。
3.專業潛質
測試學生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知識解讀營銷及電子商務方面相關基本問題。利用電子商務的基本常識解讀生活的基本營銷現象;利用電子商務的基本常識解讀生活的基本電子商務現象。
4.專業認知
考生對電子商務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電子商務專業的理由,對進入電子商務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電子商務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占20%)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電子商務行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移動商務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素養、思想道德、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等綜合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考查考生對新知識、新方法、新環境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分析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基本的邏輯推理能力、綜合歸納能力和分析論證能力,考查考生對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斷、推理等基本邏輯思維能力。
(三)知識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較好的知識儲備,并能將知識應用于解決現實問題。
(四)社會適應能力
要求考生具備參加職業教育學習所必須具備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
(五 )專業興趣
要求學生具備一定與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
二、測試內容
(一)具備知識程度與學習能力(占30%)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補充,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排序。
3.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材料含義,并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二)思想道德與心理素質 (占20%)
1.運用政治、經濟、法律、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常識,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行業相關的案例或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分析判斷能力。
2.在特定的條件下或案例情景中,完成自我行為的選擇,從而展現學生對未來的看法及社會環境的承受程度。
(三)與移動商務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占30%)
1.對企業及電子商務企業的一般常識
對經濟基本現象一般了解;對企業運行的一般了解;對電子商務和移動電子商務企業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市場交易的一般了解;對生活中的移動商務活動基本現象認知了解。
2.專業潛質及興趣
能夠關注社會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移動商務活動,運用中學和社會及家庭所學到的知識對這些移動商務活動的現狀及存在問題能夠提出一定的自己的見解,并具有解決存在問題的興趣,有志愿在該領域及行業發展。
3.專業認知
考生對移動商務專業的認知及陳述選擇移動商務專業的理由,對進入移動商務專業后的學習作出規劃。
(四)其他與移動商務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 (占20%)
1.誠信意識
在為人處事中具備較強的誠信意識,以適應未來移動商務行業專業崗位的要求。
2.創新意識
能夠用創新的方式與方法解決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3.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如你想要考取的證書、你將努力具備怎樣的能力)等。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備與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和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認知
要求考生對工商企業基本知識和社會經濟現象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商企業情景作出獨立的分析和判斷。
(二)人文、心理素質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等方面常識;具有以人為本的理念;誠信、守法、吃苦耐勞、強烈的責任心等品質;還應具備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質。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考查考生通過片段閱讀、圖片理解,測查報考者理解能力,能準確地判斷片段或圖片中作者所表述的態度、意圖和目的,并準確地用言語表達出來。
(四)分析與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五)職業潛能與興趣
有從事工商業企業管理的興趣,對未來職業的發展有基本的認識和規劃。
- 測試內容
(一)專業認知(占10%)
1.大致了解工商管理的范疇及管理者的職能(工作內容)。
2.了解工商企業的特點。
3.了解工商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對于工商專業的背景、行業現狀、就業前景有所了解。
(二)人文、心理素質 (占25%)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對社會現象進行判斷、分析,考察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誠信、守法等職業道德素質和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風險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等心理素質狀況。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占25%)
1.閱讀理解:短文、文章的閱讀。
2.詞語表達:選詞填空、詞語替換。
3.語句表達:病句判斷、歧義辨析、選句填空
4.對溝通方式、技巧的掌握,處理沖突的方式方法。
(四)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25%)
1.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 有正確的價值觀,對事物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五)職業潛能與興趣 (占15%)
1.能進行自我分析,對未來的職業定位和就業途徑、前景有較清晰的認知。
2.創新意識: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3.組織管理能力:能制定簡單順暢計劃,對事件的優先順序做出合理安排,組織資源實施計劃,并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調控制,并提出解決的辦法。
中小企業創業與經營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具備與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和素質,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的綜合素質較高、具有一定專業潛質的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認知
要求考生對中小企業創業相關的基本知識以及相關的基本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二)人文、心理素質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等方面常識;具有以人為本的理念;誠信、守法、吃苦耐勞、強烈的責任心等品質;還應具備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質。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考查考生通過片段閱讀、圖片理解,測查報考者理解能力,能準確地判斷片段或圖片中作者所表述的態度、意圖和目的,并準確地用言語表達出來。
(四)分析與判斷能力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五)創業潛能與興趣
有創業的興趣,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基本的認識和規劃。
- 測試內容
(一)專業認知(占10%)
1.大致了解大學生創業所需具備的基本條件。
2.了解浙江省對于大學生創業提供的相關扶持政策。
(二)人文、心理素質 (占25%)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對社會現象進行判斷、分析,考察考生在創業情境中的誠信、守法等職業道德素質和應變能力、挫折承受能力、風險意識、自我管理能力等心理素質狀況。
(三)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占25%)
1.閱讀理解:短文、文章的閱讀。
2.詞語表達:選詞填空、詞語替換。
3.語句表達:病句判斷、歧義辨析、選句填空
4.對溝通方式、技巧的掌握,處理沖突的方式方法。
(四)分析與判斷能力 (占25%)
1.根據給出的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
2.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 有正確的價值觀,對事物具備基本的是非判斷能力。
(五)職業潛能與興趣 (占15%)
1.創新與創業意識: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并將其形成可以進行創業的項目雛形。
2.經營管理能力:能制定簡單順暢的計劃,對事件的優先順序做出合理安排,組織資源實施計劃,并對實施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調控制,并提出解決的辦法。
旅游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通過測試,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取向、語言表達能力、反應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了解考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熱情、學習潛力和適應能力,挑選適合就讀旅游管理專業的可塑之才。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認知
考查考生對旅游行業相關崗位的了解程度及工作性質。
(二)人文常識和邏輯思維能力
考查考生掌握政治、經濟、歷史、地理、文學、法律等基本常識的程度。
(三)判斷推理
考查考生通過自己擁有的知識、思維進行判定、推斷,對事物得出自己的結論的能力。
(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
考查考生通過片段閱讀、圖片理解,測查報考者理解能力,能準確地判斷片段或圖片中作者所表述的態度、意圖和目的,并準確地用言語表達出來。
(五)崗位潛力
考查考生從事旅游管理及相關崗位的興趣和職業發展潛力,應具備的應變能力、正能量的傳播能力,以及是否具備誠信、守法、吃苦耐勞、高度的責任心等品質。
二、測試內容
(一)專業認知(占10%)
1.了解旅游管理相關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性質。
2.了解旅游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3.了解旅游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二)人文常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占25%)
- 對歷史和文化常識的掌握程度。
- 對地理、自然和科技方面的常識掌握程度。
- 對政治經濟方面的常識的了解程度。
- 對社會現象的認知能力。
(三)判斷推理(占25%)
1.圖形推理: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測試考生的理解和比較能力。
2.定義判斷: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后分別列出四種情況,要求報考者嚴格依據定義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主要測試考生的演繹和歸納能力。
3.類比推理: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測試考生的推理能力。
4.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測試考生的邏輯判斷能力。
5.給出案例背景,找出問題的關鍵,測試考生的定義判斷和類比推理能力。
(四)言語理解與表達能力(占25%)
1.閱讀理解:短文、文章的閱讀。
2.詞語表達:選詞填空、詞語替換。
3.語句表達:病句判斷、歧義辨析、選句填空。
(五)崗位潛力(占15%)
1.測試考生對本省旅游資源、旅游發展現狀的了解程度。
2.考生簡述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擁有的特長。
3.能夠根據題目提供的要點提示寫一篇景點介紹的文章。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邏輯推理、分析應變、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表達能力
根據相應的試題,考查考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描述、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分析應變能力
通過試題中所涉及的特定問題,考查考生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尋求合適的方法,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四)創新發展能力
考查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占40%)
測試項目 | 測試內容 |
邏輯思維能力 |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從給出的一些數字中找出規律。 |
閱讀理解 | 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重要詞語的語境含義。 |
事件排序 | 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填補,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順序。 |
(二)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分析協作能力(占20%)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工業機器人技術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試卷答題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技能(占30%)
1.電子元件識別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識別基本的元器件能力,能規范使用元件的圖形、符號、基本物理量等,掌握一定的電路基礎理論。
2.簡單電路分析能力
考查考生掌握電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簡單電路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3.電路圖識圖繪制能力
考查學生具備識讀簡單的電路圖和繪制電路圖能力。
4.識圖制圖能力
考查學生具備使用常用繪圖工具、儀器繪制幾何圖形的能力;能正確運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圖方法繪圖;能識讀和繪制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
(四)其他與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占10%)
1.優選方案
用靈活的方法對多答案事件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2.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職業能力-能夠干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你想要考取的證書)等。
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邏輯推理、分析應變、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表達能力
根據相應的試題,考查考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解釋、敘述事情的能力。
(二)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分析應變能力
通過試題中所涉及的特定意外事件,考查考生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尋求合適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四)創新發展能力
考查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占40%)
測試項目 | 測試內容 |
邏輯思維能力 |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從給出的一些數字中找出規律。 |
閱讀理解 | 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重要詞語的語境含義。 |
事件排序 | 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填補,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順序。 |
(二)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分析協作能力(占20%)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汽車電子工程技術專業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試卷答題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技能(占30%)
1.元件識別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識別基本的元器件能力,能規范使用元件的圖形、符號、基本物理量等,掌握一定的電路基礎理論。
2.簡單電路分析能力
考查考生掌握汽車電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簡單電路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3.電路圖識圖繪制能力
考查學生具備識讀簡單的電路圖和繪制電路圖能力。
(四)其他與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占10%)
1.優選方案
用靈活的方法對多答案事件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2.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職業能力-能夠干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你想要考取的證書)等。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邏輯推理、分析應變、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表達能力
根據相應的試題,考查考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描述、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分析應變能力
通過試題中所涉及的特定問題,考查考生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尋求合適的方法,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四)創新發展能力
考查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占40%)
測試項目 | 測試內容 |
邏輯思維能力 |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從給出的一些數字中找出規律。 |
閱讀理解 | 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重要詞語的語境含義。 |
事件排序 | 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填補,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順序。 |
(二)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分析協作能力(占20%)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試卷答題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技能(占30%)
1.電子元件識別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識別基本的元器件能力,能規范使用元件的圖形、符號、基本物理量等,掌握一定的電路基礎理論。
2.簡單電路分析能力
考查考生掌握電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簡單電路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3.電路圖識圖繪制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識讀簡單的電路圖和繪制電路圖能力。
4.識圖制圖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使用常用繪圖工具、儀器繪制幾何圖形的能力;能正確運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圖方法繪圖;能識讀和繪制中等復雜程度的零件圖。
(四)其他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技術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占10%)
1.優選方案
用靈活的方法對多答案事件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2.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職業能力-能夠干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你想要考取的證書)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程度、心理素質、表達能力以及與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等。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綜合素質高,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
考查考生對網絡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概念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六)職業適應性
考查學生對職業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15%)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正確認識有關網絡技術設備的相關結構,熟悉常用軟件的界面,鑒別操作過程中的相關信息。能準確記住網絡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掌握網絡技術的基本操作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占30%)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作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工具與方法,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能從簡單問題出發,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人文素養(占15%)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六)職業適應性(占10%)
要求考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相關職業有一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分析、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等)。
軟件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程度、心理素質、表達能力以及與軟件技術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等。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綜合素質高,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
考查考生對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概念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六)職業適應性
考查學生對職業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15%)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正確認識有關信息技術設備的相關結構,熟悉常用軟件的界面,鑒別操作過程中的相關信息。能準確記住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占25%)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作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工具與方法,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能從簡單問題出發,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人文素養(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六)職業適應性(占10%)
要求考生對軟件技術相關職業有一定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分析、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等)。
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學習能力、知識程度、心理素質、表達能力以及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相適應的興趣與潛力等。選拔出適合本專業學習、綜合素質高,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
考查考生對大數據技術的基本操作和概念的掌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合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六)職業適應性
考查學生對職業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15%)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觀察和記憶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正確認識有關大數據技術的相關知識結構,熟悉常用軟件的界面,鑒別操作過程中的相關信息。能準確記住大數據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掌握大數據技術的基本操作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邏輯推理能力(占25%)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占15%)
要求考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分析實際問題,根據表達、交流或創作的需要,選擇適當的工具與方法,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能從簡單問題出發,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人文素養(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六)職業適應性(占10%)
要求考生對大數據技術相關職業有一定的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分析、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等)。
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邏輯推理、分析應變、創新發展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表達能力
根據相應的試題,考查考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描述、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分析應變能力
通過試題中所涉及的特定問題,考查考生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尋求合適的方法,使問題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四)創新發展能力
考查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占40%)
測試項目 | 測試內容 |
邏輯思維能力 | 1.依據一定的條件對簡單事件進行邏輯思維與推理。 2.從給出的一些數字中找出規律。 |
閱讀理解 | 能迅速、準確地理解文字材料,解讀重要詞語的語境含義。 |
事件排序 | 運用背景知識對所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填補,合乎邏輯地推斷出事件的順序。 |
(二)人文素質、心理素質和分析協作能力(占20%)
運用高中階段所學常識,通過對涉及社會生活以及物聯網應用技術相關的案例或者問題進行判斷、分析,通過考生的試卷答題表現多角度地把握考生在職業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應變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技能(占30%)
1.電子元件識別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識別基本的元器件能力,能規范使用元件的圖形、符號、基本物理量等,掌握一定的電路基礎理論。
2.簡單電路分析能力
考查考生掌握電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簡單電路的分析和計算能力。
3.物聯網應用能力
考查學生了解物聯網的應用范圍、領域及常識。
(四)其他與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學習相關的能力要求(占10%)
1.優選方案
用靈活的方法對多答案事件做出最有效的決策。
2.職業生涯規劃測試
(1)自我分析:如職業興趣-喜歡干什么、職業價值觀-最看重什么、職業能力-能夠干什么、性格特征-適合干什么、勝任能力-優劣勢是什么。
(2)職業分析:對職業選擇的相關外部環境進行較為系統的分析。如家庭環境分析、社會環境分析、職業環境分析。
(3)職業定位 :如將來從事××職業、進入××類型的組織、具體路徑(你想要考取的證書)等。
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學習能力、知識結構、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與反應能力、綜合心理素質、創新思維、職業潛能等綜合素質。
具體測試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溝通表達能力
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解釋、敘述事情的能力。
(二)理解和判斷能力
能較好的應答問題要點,正確構思答題思路。
(三)創新能力
發現新問題、產生新思路、提出新觀點和找出新辦法的能力。
(四)應變能力
面對意外事件,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尋求合適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
(五)美術基礎能力
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專業發展潛力。
(六)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15%)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理解和判斷能力(15%)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做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三)創新與應變能力(20%)
要求考生能有效利用已學知識,善于觀察和分析,發現新問題,提出新想法,具備創新意識和基礎創新能力。面對突發情況,能夠快速發現問題根源,制定合理可行的應對方案。
(四)美術基礎能力(25%)
要求考生具備基礎的美術常識和技能,對色彩具有較好的敏感度;要求考生對平面設計作品具有較好的鑒賞能力,具備設計意識;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
(五)人文素養(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六)職業適應性(5%)
要求考生對數字媒體應用專業及行業目前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及認知。對行業目前現狀有一定的了解,能進行簡單的職業生涯規劃(自我分析、職業分析、職業定位等)。
工程造價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空間想象能力
考查考生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的能力。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讀圖繪圖能力
考查學生識讀簡單的建筑平面圖和分析建筑平面位置關系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空間想象能力(占10%)
要求考生對基本幾何圖形熟悉,能在頭腦中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
(三)邏輯推理能力(占30%)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作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四)讀圖繪圖能力(占18%)
要求學生能夠識讀簡單的建筑平面圖,并能夠區分建筑平面圖中各部分位置關系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占22%)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注意:考生需準備鉛筆(2B、HB各一支)、橡皮擦、小刀、三角板、圓規(分規)、擦圖片等繪圖工具。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空間想象能力
考查考生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的能力。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讀圖繪圖能力
考查學生識讀簡單的建筑平面圖和分析建筑平面位置關系的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空間想象能力(占10%)
要求考生對基本幾何圖形熟悉,能在頭腦中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
(三)讀圖繪圖能力(占18%)
要求學生能夠識讀簡單的建筑平面圖,并能夠區分建筑平面圖中各部分位置關系的能力。
(四)人文素養(占22%)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五)空間視覺表達能力應用職業技能(占30%)
通過考查考生的基本造型、構圖能力判斷考生所具有職業能力。考試內容主要涉及高中所學的《繪畫基礎》,選擇一陶瓷或石膏靜物,進行考核。具體考察內容如下:
繪制內容 | 考察內容 |
1.構圖 | 1.選擇角度,畫哪一部分。 2.橫豎比例及大小怎樣安排等。 3.畫面靜物與襯布的關系。 |
2.起大形 | 1.在畫紙上用簡練的線條勾出靜物的輪廓。 2.考察比例關系的控制。 |
3.鋪大調子、細部刻畫 | 運用素描的基本技法表達形體之間的明暗關系。 |
4.整體調整 | 對所繪畫內容進行整體調整,突出繪畫重點,加深明暗層次。 |
注意:考生需準備鉛筆(2B、HB各一支)、橡皮擦、小刀、三角板、圓規(分規)、擦圖片等繪圖工具。
建設工程管理專業(普通高考)
2017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綜合素質測試主要考查考生的溝通協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的素質與能力。
(一)溝通協作能力
考查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
(二)空間想象能力
考查考生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的能力。
(三)邏輯推理能力
考查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的能力。
(四)讀圖繪圖能力
考查學生識讀簡單的三視圖能力。
(五)人文素養
考查察考生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精神。
二、測試內容
(一)溝通協作能力(占20%)
要求考生具備有效溝通協作的能力,尤其是工作領域中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工作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明智的規劃行動來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二)空間想象能力(占10%)
要求考生對基本幾何圖形熟悉,能在頭腦中分析基本圖形的基本元素之間的度量關系及位置關系。
(三)邏輯推理能力(占30%)
要求考生能通過敏銳的思考分析、快捷的反應、迅速地掌握問題的核心,在最短時間內對問題作出合理正確的選擇。能夠從多角度、全面地認識事物的內部與外部之間、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間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四)讀圖繪圖能力(占18%)
要求學生能夠識讀簡單的三視圖,并能夠繪制簡單的三視圖。
(五)人文素養(占22%)
要求考生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要求考生能夠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創新意識上,對日常社會生活中的問題能提出新的見解。
注意:考生需準備鉛筆(2B、HB各一支)、橡皮擦、小刀、三角板、圓規(分規)、擦圖片等繪圖工具。
商務英語專業(普通高考)
2018年高職提前招生綜合素質測試大綱
一、測試目標
通過綜合素質測試考查考生日常學習中的知識、素養和能力水平。命題以應用型和能力型題目為主,注重對考生知識積累與素質和技能的考查。在考題的安排上,側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實際能力和英文的讀、寫、譯等基本英語的應用能力的考查,檢驗考生日常知識和能力,挖掘學生在本專業發展的潛質。
(一)人文常識及邏輯思維能力
1.理解與交流能力
考查理解性閱讀、信息表達與溝通等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2.科學思維能力
能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考查運用邏輯推理來判定解決問題的建議、結論和方法的優缺點的能力。
3.應用分析能力
觀察社會生活,分析、解釋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現象,運用科學方法探究自然規律的能力;對事物進行觀察、分辨、判斷和剖析的能力。
(二)商務崗位潛力
能根據所提供的商務模擬情景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考查學生在商務職業情景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
(三)英語基本的語言應用能力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基礎知識,要求詞匯量為3500左右。
1.閱讀
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義、具體信息、基本結構和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等。根據所給的文章回答問題。
2.綜合測試
以篇章問答、句子翻譯的形式。測試考生在各個層面上的語言理解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
3.寫作
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書面表達。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
二、測試內容
(一)人文常識及邏輯思維能力(占60%)
具備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常識;能具備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二)商務崗位潛力(占5%)
要求考生能夠根據所提供的商務模擬情境作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通過清晰而有說服力的陳述觀點,有效的分析數據。
考查學生在商務職業情景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
(三)英語基本的語言應用能力(占35%)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運用英語語音、詞匯、語法基礎知識,要求詞匯量為3500左右。
1.英文閱讀 (5%)
(1)讀懂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并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
(2)理解主旨和要義,做出判斷和推理;
(3)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
(4)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
2.綜合測試(15%)
以篇章問答或句子翻譯的形式。測試考生在各個層面上的語言理解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
- 篇章問答(Short Answer Questions)
部分采用簡短問答的方式進行考核。要求考生根據對文章的理解用最簡短的表述(少于10個詞)回答問題或完成句子。
- 句子翻譯(Translation)
部分為漢譯英,共5個句子,一句一題,句長為10-15詞。句中的一部分已用英文給出,要求考生根據全句的意思將漢語部分譯成英語。翻譯必須符合英語的語法結構和表達習慣,要求用詞準確。
3.寫作(15%)
寫作部分選用考生所熟悉的題材,考生根據規定的題目和所提供的提綱、情景、圖片或圖表等,寫出一篇不少于100詞的短文。寫作要求為思想表達準確、意義連貫、無嚴重語法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