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簡介
景德鎮陶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創辦于1976年(原名機械工程系)。學院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800余人,碩士研究生32人。共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七個本科專業。二學科博士點材料加工工程一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兩個: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二學科碩士點一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院擁有9個教研室,另有江西省物理示范實驗中心,江西省電類基礎實驗示范中心、機電工程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子實習工廠、計算機應用實驗中心及相關專業實驗室,擁有中、英文各類文獻圖書資料計6.2萬冊的圖書資料室1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經過40余年的發展,機電學院已成為以省級示范性碩士點“機械工程”和省級重點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為主要特色的多專業綜合學院。現共有教職工9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1人,在讀博士教師6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專任教師達90%以上;有享受國務院政府、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貼的教師4名,還擁有一批省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百千萬人才6人、省教學名師3名,省中青年骨干教師6人。近5年,景德鎮陶瓷大學教師在科研上取得豐碩成果,主持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近40余項,參與了國家教育部教研課題“21世紀初一般工科院校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并獲省教學一等獎,發表論文近500篇,其中被SCI、EI收錄110余篇。
學院本著“厚基礎,寬口徑,強適應”的辦學指導思想,竭誠為同學服務。長期以來為社會各界培養了近6000名畢業生,他們以其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較寬的知識面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近年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98%以上,歷屆碩士研究生考試錄取比例也位居學校前列。
目前機電學院承擔了面向全校的大學物理、電工電子、工程制圖、機械基礎、工程力學、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等課程,共承擔全院41門課程的實驗。
學院在著重抓好教學質量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學生的素質培養,在近幾年的科技、文化活動中取得了累累碩果。特別是在全國性、全省的電子設計大賽、機械創新大賽、數學建模競賽中,機電學院學生獲得全國一、二等獎達100余人次。在運動場上,景德鎮陶瓷大學學生奮力拼搏,多次獲得各類比賽第一的好成績。在校 “紅五月”科技文化藝術節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外,學生在業余時間還積極參加各類社團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學院網址:http://jdxy.jci.edu.cn/.
專業簡介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項目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控制的基礎理論,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以及系統的陶瓷機械工程專業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制造、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畢業生能在陶瓷行業及其它機械工程領域從事設計、制造、設備控制、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報考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二、核心課程:
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電工與電子技術、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工程材料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一、培養目標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良好的工程素質、職業道德和人文科學素質;具備材料科學、機械科學、自動化及計算機基礎等知識和應用能力;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復合型高級工程科技人才。
本專業涵蓋模具設計與制造、焊接成型及控制、鑄造成型及控制三個方向,研究熱加工過程的相關工藝因素對材料組織、性能的影響,解決成型工藝開發、成型設備、工藝優化的理論和方法。其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材料成型及控制的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工藝設計與優化、加工過程中的計算機仿真、先進制備技術和新材料開發等領域具備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實踐訓練。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企業、大中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材料成型及控制領域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二、核心課程:
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技術基礎、互換性及技術測量、互換性及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壓傳動、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藝、材料成形設備及自動化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自動化
一、培養目標
自動化專業培養適應當前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在自動控制、過程監測、儀器儀表、系統運行、系統設計和機器人應用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寬廣的理論基礎與專門知識,具有一定計算機工具應用能力和外文讀寫能力,熟悉陶瓷行業自動化生產過程,能從事有信息及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集成、開發及應用等工作,且富有創新思維與開拓精神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涵蓋過程控制與運動控制二個專業方向,研究實際工業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信號檢測與變換、計算機控制系統、現場總路、嵌入式系統、DSP 技術、電機及拖動等的理論與方法。其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掌握自動化過程控制的基礎理論,自動化運動過程的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系統設計、功能控制、智能決策和自動管理等領域具備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實踐經驗。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大專院校、金融系統、通信系統、稅務、外貿、工商、鐵路、民航、海關、工礦企業及政府和科技部門等從事自動控制、自動化、電氣控制、信號與數據處理及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二、核心課程:
專業方向有兩個:一是過程控制方向:以自動控制、計算機技術為支撐,針對實際工業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由信號檢測與變換、過程控制、計算機控制系統、智能控制和現場總路線控制技術等組成方向主干課。二是運動控制方向:注重對嵌入式系統設計與軟件設計能力的培養,理論結合實踐,通過課堂教學、實驗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培養嵌入式系統方向的專業人才。由嵌入式系統設計、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DSP 技術、先進顯示技術、電機及拖動等組成方向主干課。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電子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始終與國家、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保持一致,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其以材料為基礎,以電子/光電子器件的設計、制造工藝與測試為核心,以系統應用為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與人文素養,具備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固體電子學與電子陶瓷領域內寬厚理論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就業形勢好,畢業生可在集成電路加工、微電子封裝測試等領域從事各種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工作,也可在激光器件、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等領域從事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還可從事上述領域的產品制造與管理工作。畢業生可報考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光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電磁波與電磁場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二、核心課程:
電子技術與電路系列課程、半導體物理、微電子技術基礎、微電子制造技術、電子材料物理、光電子學、電子功能器件、傳感器原理與應用、光電子器件、電子封裝與表面組裝技術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電子信息工程
一、培養目標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從事電子信息系統和設備的研發、維護、運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主要研究信息獲取(傳感器)、信息處理(放大衰減、時頻處理、編碼解碼、密解密、調制解調、壓縮解壓、存儲讀取、各種變換反變換等)、信息傳輸(通信)、信息應用(信息識別與選擇、人機交互、反饋控制等)等方面的理論、技術和工程實現問題,集現代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優越的就業環境。該專業擁有優良的教師隊伍和優越的實驗條件,從2008年開始招生,歷年來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中均取得較好成績,截止2015年9月共獲得全省一等獎2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2次。
二、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工程圖學、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主要實踐環節有:金工實習、電子實習、生產實習、電子線路綜合課程設計、電子設計CAD實踐、專業方向課程綜合實踐、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主要實驗室有:電類基礎實驗室(包括電路模電數電實驗室,是省級實驗示范中心)、高頻實驗室、信號與系統實驗室、EDA實驗室、通信實驗室、微波實驗室、單片機/微機實驗室、DSP實驗室、數字圖像處理實驗室、DSP實驗室、嵌入式實驗室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機械電子工程
一、培養目標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機械、電子、控制等多元結構的基礎理論及專業知識,具有一定計算機工具應用能力和外文讀寫能力,對陶瓷生產和工藝較為了解,以機光電液氣控制為特色,能從事機電一體化元件及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及管理等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涵蓋機電產品設計制造與制造過程自動控制二個專業方向,研究數控技術、三維CAD造型設計、3D打印、模具、單片機、EDA、機器人和CAPP技術等的理論與方法。其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學生掌握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的基礎理論,機電一體化控制過程的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產品設計、電氣控制系統開發和化過程管理等領域具備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優秀的綜合素質和良好的實踐經驗。該專業培養的學生主要面向企業、大中院校、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機電一體化技術領域的數控加工、智能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及產品的設計、安裝、調試、操作、維護、編程和開發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二、核心課程:機械設計、機械原理、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互換性與測量技術、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數據庫管理系統、通信原理、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氣控制與PLC、機電傳動與控制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
通信工程
一、培養目標
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修養、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系統掌握扎實的通信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現代通信技術工程實踐能力,能在信息及通信領域中從事科學研究、系統設計、設備制造、網絡運營、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通信工程專業是面向通信與信息行業、口徑較寬、適應面較廣的專業,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也是人才嚴重短缺的專業之一。本專業系統地學習數理基礎課程、電路系列課程、計算機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電磁場與電磁波、移動通信、多媒體通信等課程。修業年限為四年,修完規定的課程、完成實踐教學環節并經考核合格后,授予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可從事通信工程、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和技術開發工作。亦可報考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二、核心課程:
電路基礎、信號與系統、電子線路基礎、數字邏輯電路與系統、通信電子線路、陶瓷裝備信息化基礎、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通信原理、天線原理、移動通信、衛星通信、交換技術、無線通信和網絡、電子線路綜合課程設計、電子設計CAD實踐、電子工藝實習、創新教育、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三、學制:4年;學位:工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