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2017年福建招生訪談
訪談嘉賓:四川大學大學福建招生組
1. 請簡要介紹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答: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布局在中國西部、“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學校地處“天府之國”成都,有望江、華西、江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7050畝。學科門類齊全,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12個門類,有34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等。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5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3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2個,本科專業138個,博士后流動站37個,國家重點學科4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是國家首批工程博士培養單位。
學校師資隊伍一流。現有兩院院士14人,“杰出教授”6人,國家“-”80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59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5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2人。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以校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風“嚴謹、勤奮、求是、創新”為核心的川大精神,確立了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國家棟梁和社會精英”的人才培養目標,探索構建了體現精英教育、個性化教育、全面發展教育的本科“323+X”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2. 學校2017年在福建省的招生計劃是怎樣的?跟往年相比,招生計劃有什么變化?
答:2017年四川大學在福建計劃招生127人,理工類107人、文科15人,藝術類5人。其中理工類專業29個,文史類專業6個。
相比2016年,四川大學今年在文史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專業,在理工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化工與制藥類,建筑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三個專業。
3. 近三年貴校在福建的錄取分數是多少?
工科 |
年份 |
最低錄取線 |
省重點線(一本線) |
2016 |
582 |
465 |
|
2015 |
625 |
525 |
|
2014 |
611 |
506 |
|
文科 |
年份 |
最低錄取線 |
省重點線(一本線) |
2016 |
574 |
501 |
|
2015 |
612 |
549 |
|
2014 |
623 |
561 |
4. 2017年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有哪些?
答:總體來說,這幾年我校招生政策和錄取規則比較平穩,沒有太大的變化。
(1)招生計劃:四川大學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生源情況確定提檔比例,平行志愿省份提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2)安排專業的原則: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級差的辦法,第一二專業志愿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其余專業志愿之間級差為1分,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其它未能錄取滿額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
(3)加降分政策:根據四川大學本科招生章程,我校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加、降分政策,認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按照國家政策性加、降分以后形成的投檔成績,并作為錄取和安排專業的成績依據。
(4)部分專業特殊要求:我校不限制考生應試外語語種,但考生進校后均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由于學習、就業的特殊性,建議習慣左手做事(俗稱左撇子)的考生不報考。
(5)對身體方面的要求:對考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我校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等規定,請考生注意體檢結論,受限專業盡量不要填報。
5. 今年在福建省招生有什么變化?
相比2016年,四川大學今年在文史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專業,在理工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化工與制藥類,建筑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三個專業。
6. 考生應該在填報貴校志愿時應注意什么問題,請老師給些建議。
答:我校的錄取規則是,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并符合相關專業培養要求、統考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符合四川大學調檔要求的情況下,依據考生實際高考分數和專業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順序錄取并分配專業,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級差的辦法,第一二專業志愿之間分數級差為3分,其余專業志愿之間級差為1分。所以,建議考生在填報專業志愿時,結合自己的考分、興趣愛好、特長與理想和往年錄取分數,注意院校次序和梯度來進行填報。同時在“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欄填“服從”,我校一般是提檔不退檔,并且盡量滿足考生的志愿,會盡量在相鄰或相近專業進行調劑,如果相關專業已經錄滿,則在所有未錄滿的專業中調劑。
7. 貴校特色專業或優勢專業有哪些?
答:我校的辦學優勢在于我校是綜合性大學,學科門類設置齊全,各專業整體實力都很強。選擇專業主要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特長出發,考慮四年以后你想在哪些行業工作,你本身在哪個學科有優勢,建議考生根據將來的就業方向和自身的優勢選擇專業。
8. 今年有新增的招生專業嗎?
答:相比2016年,四川大學今年在文史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專業,在理工類專業中新增加了化工與制藥類,建筑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三個專業。
9. 考生在錄取后,是否可以申請轉專業呢?有哪些規定?
答:為了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質和能力,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多學科的優勢,學校鼓勵學院接受轉專業學生,對申請轉出學生不設學分績點和轉出比例限制,對接收轉專業學生人數多的學院,學校將在專業建設經費等多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學校在每年春季學期開展轉專業工作,申請轉專業的學生原則上為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二年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為了避免同學選擇轉專業的盲目性,每個學院均在規定時間通過設置展板、組織教師做專題介紹等多種形式開展轉專業宣傳、咨詢工作。2016年春季轉專業有800余人,約占招生人數的10%左右。考生還可通過“雙學位”政策獲得“雙學位”目前共有包含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工程、經濟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文化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新聞傳媒與經濟、文化創意創作、歷史學、考古學、美術學、廣播電視編導、英語、日語、法學、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等27個專業可以開展“雙學位”教育。
10. 貴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特色?
答:作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在全國率先形成了本科“323+X”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即面向“三大類”創新人才,通過“兩階段”培養過程、“三大類課程體系”建設和若干個支撐項目的實施,促進學生全面成人、成才。
(1)以深厚的人文底蘊強化人才培養:學校充分發揮百年名校人文學科的獨特優勢,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設了《中華文化》、《西方文化》、《國際文化與教育—歸國學者看海外》等特色人文課程400余門,組織《四川大學人文大講堂》等各類學術講座千余場,建設開放了“六館一廊”(校史館、人文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美術館、華西醫學博物館、華西口腔醫學博物館和歷史文化長廊),以濃厚的校園人文環境感染學生,著力提高學生民族精神、社會責任感。
(2)以多學科綜合優勢推進人才培養:依托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資源,通過多學科交叉聯合建立了復合型人才培養基地、聯合培養班和吳玉章學院,集中多學科優勢資源,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構建了多類型、多層次學科交叉滲透的課程體系,鼓勵學生跨專業修讀課程;開設學術前沿講座、增加前沿性課程,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
(3)以科研強勢帶動人才培養:學校將一流的科研隊伍、優秀的科研成果和優質的科研資源與本科教育相結合,堅持院士、杰出教授、“973”首席科學家、國家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等著名學者和教授參與本科生培養,院士、杰出教授、長江學者等專家學者為本科生開設課程、講座800余門次/年,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開設專業基礎課和主干課比例達95%以上;大力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和本科生“三進”(進課題組、進實驗室、進科研團隊)“三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課程與課題相結合、研究團隊和教學團隊相結合)制度;專門設立了各類學生創新基金;學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等科研資源面向本科生開放;學校還建立了各級創新基地等實踐平臺和眾創空間,與成都市共建“3+3”國際創新創業學院(研究院),以“三校+三地”(“三校”即川大、牛津大學和匹茲堡大學,“三地”即英國牛津、美國匹茲堡和中國成都)的優勢資源為支撐,打造國際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在江安校區打造了完全由學生自主管理、運營的創新創業 “i創街”,設立了5000萬元創新創業風險基金,支持優秀學生創新創業。
(4)以國際化教育途徑提升人才培養:學校從2012年起在春季學期末設立“實踐及國際課程周”,安排2-4周時間邀請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的教授或國內著名學者,開設全英文國際課程、學科競賽培訓課程、學術前沿等系列講座,實施科研訓練、實習、實訓,舉辦“大學生創新學術論壇”、“創新創業精英講壇”、 “國際交流營”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在第5屆“實踐及國際課程周”上,邀請了來自31個國家142所世界一流大學的164名外籍教師,開設全英文國際課程224門,受益學生1.7萬余人次。
(5)系列教育教學改革新舉措:如:①“探究式-小班化”教學改革。核心是開展啟發式授課、批判式討論、非標準答案考試,從傳統的 “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教學模式從“灌輸式”轉向啟發式、探究式和師生深度交流與互動轉變。學校還推行了從招生、授課等培養全環節推行25人左右的編班制度,創設了智慧互動型的教學環境,便于小組討論、團隊學習。②全過程學業評價改革。改變“一考定成績”的傳統做法,學生成績由“期末考試+平時成績”構成,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比例控制在50%左右;強調標準與非標準考核相結合、靈活考查與基礎考核相結合、動態與靜態考核相結合、個人與團隊成績相結合;打破傳統的“60分及格”學業考核評價標準,試點根據課程難易程度、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動態調整及格線。
11. 學生如想繼續深造,貴校有什么渠道和途徑?
答:我校大部分專業每年均有推薦直升碩士或博士的計劃。我校在國際化教育方面, 一直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有海外交流的經歷,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川大的校園直接聆聽到一流大師的課程,使每個學生都具有通曉國際規則、參與國際事務、進行國際競爭的能力。
自2012年起,學校連續4年開展了“國際課程周”,邀請來自哈佛、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學的近500名外籍教師在學校開設了700余門全英文課程,讓川大學生在川大的校園直接聆聽到一流大師的課程,與世界一流學生零距離交流,增強學生國際交往的知識、能力和膽商。
積極推進高端國際合作辦學,以多種方式開展國際聯合培養,與華盛頓大學等80多所高水平大學開展了“3+1”“2+2” 等聯合培養項目;與哈佛、劍橋、MIT等世界一流大學聯合舉辦國際夏、冬令營;共建國際聯合學院,與匹茲堡大學共建川大匹茲堡學院;與牛津大學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并面向全球招收一流留學生,全校共建設了242門全英文課程,力爭使川大留學生規模達到在校學生總數的10%,設立南亞和“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基金”,加強全球未來領導力人才的培養。
12. 請問貴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
我校是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廣核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大型企業的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連續兩年被上大學網評為三類百強企業(央企、民企、互聯網企業)校招最愛的大學排行榜第二位,榮獲2016年度最佳雇主和智聯招聘聯合頒發的“2016就業最受歡迎獎”。專業化大學生涯、職業生涯輔導、就業指導貫穿大學生活始末,學生就業創業準備更加充分,畢業生就業質量好,滿意度高。近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我校學生作為獨立法人成立公司的共計109個,累計注冊資本7800萬元,獲得項目融資4億元,實現項目產值6.7億元。在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四川大學學生連續兩屆獲得四枚金獎,總成績位居全國第三。2016屆本科畢業生有42.66%到國內外繼續攻讀研究生學位。2016屆畢業生到國家機關、高等教育、科研、國有企業就業占到工作畢業生的45%,到民營企業就業的占到工作畢業生的32.15%.
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四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雙創示范基地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分別于2016年4月25日、2014年10月到校考察我校創新創業教育和畢業生就業情況,充分肯定了我校就業創業工作。
13. 簡要介紹學校的住宿條件、就餐、校園活動等相關情況。
答:我校共分為三個校區:江安校區:目前所有大一、大二新生和部分學院的高年級學生都在該校區學習。該校區位于成都市航空港,占地3700余畝,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宜人,是學習的理想場所。其擁有全國一流的教學環境、校園設施、學生宿舍等,住宿條件優越,四人標準間,有衛生間,有空調,氣候溫暖濕潤。從該校區坐校車到達望江校區大概有二十幾分鐘的車程。華西校區:我校醫學專業高年級集中在該校區,位于成都市一環路。望江校區:位于一環路和二環路之間,是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兩校合并的校區。校內食堂菜式豐富,滿足各地學生口味需求。
14. 貴校提供哪些獎學金,對于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哪些貸、助政策?
答:我校除了各項國家、學校獎學金外,每年還有眾多企業在學校設立社會獎學金。并且學校十分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做出了“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的鄭重承諾。學校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完善資助保障體系,多渠道籌措資金,形成了“獎、貸、償、勤、助、補、保、免”“八位一體·聯動互助”的資助保障體系。2015年累計發放獎、助、貸等資助獎勵經費1.2億元,受益學生達8萬9千多人次。
15. 貴校是否招收國防生?
答:我校今年在福建沒有國防生招生計劃。
16. 請提供一下貴校招生辦或福建招生組的聯系方式。
答:學校網址:http://www.scu.edu.cn/,招辦網址:http://zs.scu.edu.cn/zhaosheng/index.php
四川大學在福建省招生咨詢聯系人和電話:
冷老師 028-86080605 028-86081605 17092845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