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大學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功能材料)解讀(2017版)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中國計量大學重點發展專業,2006年開始招生, 2013年獲批浙江省重點專業,2015年進入全國統考大類一本招生,2016年獲批浙江省優勢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依托學校計量、檢測的特色優勢和國家新材料產業背景,培養具有寬口徑、厚基礎和重實踐的新材料計量檢測專業人才。畢業生能夠在設計院、質檢行業、科研部門和公司等從事新材料的工藝設計、新產品研發、質量檢測和質量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截至2016年7月,本專業已有7屆畢業生,就業率高于98%,就業相關度為68%(其中檢測檢驗崗位22%,研發生產崗位67%),考研錄取率為30%(近半學生被“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錄取)。專業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SCI、EI收錄論文56篇,授權專利12項。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等獲國際獎2項、國家獎21項、省級獎項82項。專業學生參加省級及校級科研項目300余項,受益學生600人次。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依托材料物理化學一級碩士點,設置了金屬和無機非金屬專業方向,開設了材料、理化、檢測及管理等主干課程,包括材料工程基礎、計量學基礎、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分析測試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結構分析實驗、質量管理學、材料性能表征實驗、無機材料工藝學、金屬熱處理等。
材料化學專業
中國計量大學材料化學專業依托學校計量、檢測的特色優勢,立足于浙江省地方材料表面處理人才需求,積極利用學科優勢,打造材料化學檢測和材料表面處理專業特色,培養系統掌握材料化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材料領域的實際問題,能在化學計量檢測、材料表面處理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及相關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依托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功能材料計量檢測標準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德材料表面處理實驗室、材料化學專業實驗室等多個化學計量檢測特色實踐創新平臺提高學生在化學計量檢測和材料表面處理實踐上的能力。
材料化學專業與國內外各高校、質檢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機制,專業教師主持科技部國際合作重大項目、浙江省國際合作項目等國際合作項目5項。材料化學專業與德國阿倫大學簽訂“3+2”培養模式,每年均選派5名左右優秀的高年級學生赴德國學習。截至今年已有7名學生從德國阿倫大學畢業,9名學生在讀,其中大部分學生選擇在歐洲國家繼續深造和工作。
近五年專業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被SCI、EI收錄54篇,授權專利10項。在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等獲國家獎4項、省級獎項38項。專業學生參加省級及校級科研項目300余項,受益學生800人次。本專業近五年平均考研錄取率為23%,其中有一半同學被“985”工程或“211”工程高校錄取。
功能材料專業
功能材料本科專業是教育部支持和鼓勵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是浙江省重點支持的特色專業,也是我校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本專業依托稀土磁/光電功能材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功能材料計量檢測標準示范型國際合作基地、國家磁性材料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重點實驗及檢測平臺,以我校磁性材料及檢測、光電子材料及檢測、電子材料及檢測等強勢特色學科為支撐,主要圍繞磁、光、電等新型功能材料及器件開展教學。
本專業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功能材料特殊的光、電、磁、熱、生物等性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國際視野,學科基礎和專業知識扎實,能夠在本領域從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品測試、質量控制、生產管理的綜合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分析測試方法、材料工程基礎、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學性能、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工藝學、磁學基礎、磁性材料檢測技術、磁學材料工藝原理、光電子材料、固體發光基礎、光電檢測技術、固體發光材料及應用、電子材料與器件、電子材料與器件測試技術等。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在質檢、科研機構和企業公司等從事工作;具體可進入半導體照明(LED)、太陽能電池、磁性材料、半導體器件、新型能源材料、新型電池材料、微波通訊元器件及壓電器件等行業。
專業本科生的考研率超過30%,其中一半以上同學被“985”或“211”高校錄取。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可以免試推薦為我校與法國雷恩第一大學的聯合培養博士生,并給予全額的法國留學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