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和伊犁師范大學聯合辦學招生簡章
2024年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和伊犁師范大學
聯合辦學招生簡章
一、學校基本概況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開放后新疆成立的第一所高等職業院校,是新疆目前專科層次辦學歷史悠久、現代服務業專業門類最齊全的烏魯木齊市屬唯一綜合性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實行區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業務受自治區教育廳指導。
學校相繼建成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自治區優質校,是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自治區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職教園區理事長單位、新疆旅游教育聯盟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是自治區首個大學生(高職)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現已獲得烏魯木齊市、自治區、國家三級“創客空間”授牌和團中央、工信部、科技部孵化基地授牌,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認定的第五批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
特別是2023年以來,在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自治區教育廳的大力支持下,學校獲批第三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成為第三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建設培育單位、新疆中華職業教育社團體社員、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理事單位、全國云計算產教融合共同體輪值理事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跨區域協同發展共同體秘書長單位、全國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副理事長單位、國家動漫創意研發中心新疆分中心首批動漫人才培養基地、巴基斯坦職業教師培養EPIP認證試驗中心、中國—中亞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研究與應用推廣中心、新疆—中亞“雙師型”教師發展研修基地、第一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教育中心南亞中心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職業標準開發暨斯里蘭卡數字經濟職業標準開發雙認證項目”單位、全球工匠聯盟(亞太區)常務理事單位和職業教育新商科國際聯盟理事單位、金磚國家“機器學習與大數據”國際團體標準起草工作組成員單位等。
學校現有5個校區(校本部、西校區、青年路校區、五星路校區、祥云校區),校園總面積2109.54畝,總資產9.2億元。擁有教學實訓場所247個,頂崗實習基地182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圖書館各類藏書(含電子圖書)157.94萬冊。
學校現有黨政教輔后勤機構17個、教學機構16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現有教職工714人,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228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4800余人。開設專業55個,重點打造商貿物流、信息技術、旅游與會展、藝術設計、智能制造、數字媒體技術、社會事務管理等7個專業群,現已建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專業5個(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印刷技術、物流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旅游管理)、國家級專業示范點3個(會展策劃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旅游工藝品設計)、國家級現代學徒制專業1個(印刷媒體技術),自治區優質校骨干專業群、高職院校骨干專業群4個(商貿物流、信息技術、旅游與會展、藝術設計),現代服務業專業建設在全疆高職院校中處于領先水平。生源質量和就業率保持良好態勢,畢業生“雙證書”率達到90%。
學校主動服務頭部行業企業,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287家企事業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與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個國家級開發區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倡議,與新加坡PSB學院合作項目被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評為首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20強。與俄羅斯聯邦鄂木斯克州陀思妥耶夫斯基國立大學互建“文化中心”,合作開展“2.5+0.5+2”模式的應用俄語專業專升本合作辦學項目,創新實現“境內學習+境外實習+境外升本”合作辦學模式。與哈薩克斯坦物流運輸學院的合作,合作開展“絲路工坊(經世學堂)”和“中文+職業技能”項目。與同濟大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建立校際合作關系,與新疆財經大學、伊犁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本科生聯合培養。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和(…)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緊緊圍繞自治區“八大產業集群”和烏魯木齊市產業布局,持續優化調整專業設置,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能力。堅持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己任,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新疆一流、西部領先、國內知名、國際交流合作有較大影響力的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為目標,根植首府,服務全疆,面向全國,輻射中亞,為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伊犁師范大學位于“塞外江南”—伊犁,是教育部、江蘇省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新疆省立伊犁專科學校,1953年更名為伊犁師范學校,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為伊犁師范學院。201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伊犁師范大學。
學校設有18個教學單位,57個本科專業,涉及10個學科門類。現有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法學、教育學、化學、生物學、馬克思主義理論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資源與環境,新聞與傳播、法律、旅游管理、教育碩士和體育碩士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49個二級學科(專業領域)。擁有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數學3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哈薩克語言)1個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應用物理學2個自治區緊缺人才重點專業;生物科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學3個自治區重點專業,法學、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小學教育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應用物理學、學前教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哈薩克語言)、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學、音樂學、廣播電視學、環境科學、旅游管理10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幼兒園課程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經濟法學、幼兒園課程、復變函數、近世代數、心理學、中國畫技法、物理化學、經濟法學、聲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10門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聯合辦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為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現有專任教師1050人。教職工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8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歷183人,在讀博士研究生115人;高級職稱311人、中級職稱415人,學校面向全國26個省市區招生,現有在校生25491人,其中本科生23817人,碩士研究生1674名。
伊犁師范大學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設有旅游管理、歷史學、會展經濟與管理、文物與博物館學4個本科專業,學科教學(歷史)、旅游管理(MTA)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專職教師43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講師24人;博士10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29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英才”1人,自治區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2人,自治區“青年崗位能手”1人,“伊犁英才”1人,伊犁州專家顧問團專家1人,校級教學能手1人;此外,還在政府部門、高校和企業聘請了10余位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已逐步形成結構日趨合理、學歷層次高、綜合素質好、專兼職結合的教學、科研工作隊伍。
旅游系現有旅游管理專業、會展經濟與管理2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20人,具有高級職稱5人,碩博比達100%,“雙師雙能型”教師比例達到85%。建有智慧旅游與文博創新融合實驗中心、旅游3D仿真實訓室、旅游信息系統應用實訓室、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實訓室,可滿足導游業務實訓、模擬導游實訓、旅游電子商務實訓、酒店管理信息系統實訓、旅游財務管理實訓、旅游規劃實訓、會議模擬、展覽會模擬、節事活動模擬等實訓課程需要,建有70余個實踐教學實習實訓基地。
旅游管理專業是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特色專業,于2012年9月開始招生,是伊犁師范大學重點學科,2021年12月被評為“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根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常設導游、旅游規劃、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酒店管理等專業方向。
近年來,旅游與歷史文化學院學科整體實力和水平逐步提升,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實驗室與科研投入,硬件設施建設較為完備。學生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先后榮獲第十四屆全國旅游院校服務技能(導游服務)大賽一等獎2項,第八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三等獎,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游創意策劃大賽西北賽區三等獎2項,第二屆中國大學生旅游管理虛擬仿真大賽三等獎2項,全國首屆師范生微課大賽二等獎,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新疆區決賽優秀獎,第四屆自治區高校職場精英挑戰大賽團體半決賽三等獎。
二、旅游管理專業3+2聯合培養模式
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聯合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新教職成〔2016〕13號)精神,伊犁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與烏魯木齊職業大學試點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聯合培養項目,在高職專業同批次錄取,學生在“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習3年,符合畢業要求的,由烏魯木齊職業大學頒發大專畢業證;符合轉段規定的直接升入對應合作本科院校同專業繼續學習2年,完成學業達到畢業相應要求的學生,由伊犁師范大學頒發本科畢業證書,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的頒發學位證書。
三、項目介紹
(一)培養模式
本項目以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和伊犁師范大學優良的師資和實踐實訓條件,按照“3+2”模式進行聯合培養。三年后,通過轉段審核學生的學籍轉入本科院校。學生一經錄取,學習期間不能轉學、調整專業。
(二)招生計劃與學制(3+2聯合培養)
學校代 碼 | 學校及 專業代碼 | 專業 代碼 | 專業 | 科類 | 學科門類 | 學制(年) | 學費 | 招生計劃 | 備注 (聯合培養和就讀的高職院校及專業) | |
高職 | 本科 | 普通類 | ||||||||
11565 |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 540101 | 旅游管理 | 兼 | 管理類 | 3+2 | 3000 元 | 3500元 | 35 | 伊犁師范大學聯合培養旅游管理專業 |
(三)培養目標
依據新時代旅游管理專業對人才的需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基于“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本專業立足新疆,面向全國,旨在培養具有旅游管理、旅游經濟、旅游規劃、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區內外及中亞各類旅游企事業單位及有關部門從事管理、規劃、服務、咨詢“復合型、實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四)主要課程
旅游概論、旅游經濟學、管理學基礎、旅游地理學、旅游統計學、旅游規劃與開發、旅游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行社業務與管理、導游基礎、導游業務、旅游政策與法規、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旅游景區管理、酒店服務質量管理等。
(五)轉段要求
三年高職階段學習結束后由高職段轉入本科段。轉段審核一般在第六學期初完成。具體轉段要求:
1.獲得由政府或行業頒發的職業資格證、專業技能證書、1+X證書,至少1項。
2.英語四級分數:等于或高于300分。
3.對于單列類(選考外語)學生要求MHK成績達到三級甲等或普通話證書二級乙等。
4.在校期間所修全部課程成績合格。
5.高職階段無處分記錄。
除上述條件外,學生的思想品德表現、社會實踐和學校學生社團活動成績必須達標。
(六)證書授予
學生在完成高職階段學習任務后,達到轉段要求的,直接升入伊犁師范大學同專業繼續學習,對完成學業達到畢業相應要求的學生,由伊犁師范大學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烏魯木齊職業大學招生工作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991—8825404
聯系人:塔依爾江·蘇拉依曼
傳 真:0991—8833075
學校網址:http://xzsjyc.uvu.edu.cn/zsxxw/index.htm
伊犁師范大學招生工作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999-8137391
聯系人:戰秀科
傳真:0999-8136136
學校網址:https://www.yl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