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解讀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可追溯到物理系前“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1999年物理系成立“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01年正式招生。2012年根據教育部新的專業名錄,本專業名稱修訂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至今已形成了光學本科、碩士、博士一條線的優化培養格局。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納米光子學、量子光學與量子探測、非線性光學、光學功能材料、生物光學、微波光子學和太赫茲等。
2.專業特色
本專業為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國防特色重點專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黑龍江省重點專業。該專業以物理系的光學國家重點學科為依托,培養具有扎實的數理基礎、全面的光電信息知識體系與技術,同時具有廣泛的科學技術適應能力及知識更新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哈工大光學是1981全國首批設立的光學碩士點和首批光學博士點。1987年被確認為國家首批光學重點學科,并連續三次通過光學國家重點學科評估。本專業堅持教學內容的基礎性與先進性的有機結合,注重基礎、強調創新,形成了科學的課程體系。所培養的人才既注重理學基礎,又強調工程技術,理工兼備。自專業創辦以來,在國內高校同類專業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畢業生除推薦或考取研究生繼續深造外,主要在光纖通信、光信息處理、激光與軍用光子學、光電子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或管理工作。
3.培養目標
本專業著力培養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具有優良的思想素質、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具有寬厚扎實的數理基礎、先進合理的光電信息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和研究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通過對學生進行光電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光學技術、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跨學科知識和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可在光電信息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術開發、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師資力量與教學條件
我們有很多很好的知名教授。全國光學重點學科為專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師資力量保證。本專業擁有一支熱愛專業、熱愛教育、熱愛國防的一流師資隊伍,現有教師37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8人,90%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教師隊伍中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名,有1人獲黑龍江省教學名師獎。本專業非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近年來從國外引進教授4人,同時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已逐漸成長為教學和科研的骨干,教師隊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我們有很多很好的實驗條件。在國防特色重點專業建設和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項目資助下,本專業的專業教學實驗室在軍用信息光電子學、光電信息功能材料和器件、光信息處理與傳輸、激光技術、光通信工程等專業發展方向上建設了包括紅外光電信號檢測、混合電光技術、光電信息傳輸處理、光鑷微操控、全息光信息存儲、非線性光子學、激光原理與技術、光通信技術等多個大型實驗組合。在985計劃支持下,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生創新實驗基地,也為高水平本科生創新培養創造了條件。
我們有很多很好的交流合作基地。本專業擁有良好的實習基地和學生交流基地,目前已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法國里爾大學、美國代頓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簽訂了2+2聯合培養合作協議;建立了航天科工集團8358所與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兩個水平高、國防特色明顯的實習基地;在臺灣中正大學建有海外學術交流基地。近五年來,本專業和光學學科的教師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及航天預研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近百項。光學學科是新中國建立后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單位之一,培養了大量國防建設及基礎科學研究人才,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副總師、中國國家航天局發言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和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多人。
5.能學到什么知識和技能
首先能學到非常扎實深厚的理論知識。該專業充分發揮哈工大的國防特色和航天特色,重點發展了軍用信息光電子學、光電信息功能材料與器件、光信息傳輸與處理、納微光電子學與器件四個基本的學術方向,在國防特色和學科發展前沿上下功夫。課程設置上注重學生數理基礎的培養,形成了基礎物理、理論物理、專業基礎課程有機結合的理論課程體系和以電子信息、光信息和計算機技術為主線的專業課程體系。在加強物理基礎教育和知識更新能力培養的同時,重視光學設計、光通信技術、微光機電一體化器件、光電檢測與信號處理、半導體光電子器件等光電應用技術課程,增強理科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培養。同時,還開設了系列的學術前沿講座,科技熱點講座,物理學史。此外,還能聆聽其他專業所開設的多門人文素質和通識教育課程。在學生獲得深厚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的同時,大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除了深厚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能學到實驗技能和科技實踐能力。我們大力建設專業實驗條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物理實驗中心和光電信息專業實驗室是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基地,我們積極組織教師和本科學生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和科技制作活動,我們認為這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種很好的途徑。經過多年的課余科技實踐活動,指導了53項科技制作項目,參加的學生人數為55人,其中有9項獲得學校獎勵,三項學生科技制作項目獲得一等獎,三項獲得二等獎和三項獲得三等獎。我們感覺到通過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度”,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動手又動腦”的學習方法,在打好基礎的同時,增強了學生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能力。物理實驗中心已成全校本科生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基地。
還能學到很多的實習經驗,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物理系光學學科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長期的天津第八三五八研究所有著長期教學和科研合作的良好背景,因此,物理系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長期的天津第八三五八研究所簽訂了長期實習基地協議,使物理系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有了穩定的優秀校外實習場所。連續多年在在天津8358所實習。從2010年開始,又建立了長春光機所實習基地。每年春季學期末,由專業教研室派副教授以上的教師帶隊,組織大四學生去該所實習,實習時間為兩周。在實習期間,學生將聽取在軍用光學研究第一線工作的、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研究人員介紹光信息科學的在航天方面的前沿和尖端技術,參觀現代化的航天光學設計與實驗研究。學生在實習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廣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的應用知識,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6.畢業后能從事什么工作
我們的學生畢業后,可以繼續在本專業讀研深造,可以被保送或考取到其他兄弟高校深造,可以到航天集團及中科院等院所從事工作,可以到華為、三星等著名的企業工作……。依靠國家重點學科,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以及航天特色,經過全系師生的努力,學生培養質量得到了全社會和各用人單位的高度好評。自專業創建以來,以推薦和考入方式進入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和中科院等單位的碩士和碩博連讀學生就達60多人。畢業分配到航天各院所、中電各院所、華為、三星等著名光子學研究機構的學生達50余人。2011年有哈工大物理系一名光學博士畢業生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年僅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