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介紹專業解讀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專業簡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前身為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2013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時改為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本專業依托光學工程北京市重點一級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學科,針對我國新興光電產業中發光、顯示、照明、光信息、光電檢測和太陽能利用等領域的人才需求,培養掌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領域基礎理論和相關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適應光電子產業的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
專業特色 | 學科特色 | u北京市特色專業; u擁有院士2人,國家-獲得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授、副教授占9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80%; u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
教學、科研特色 | u科研實力雄厚: 1.2009年以來承擔縱向項目一百余項,累計科研經費七千余萬元,其中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973課題、863項目、杰出青年基金等十余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六十余項; 2.2009年以來發表SCI論文四百余篇,獲得授權發明專利八十余項,獲得教育部科技成果獎一等獎1項。 u教學成果突出: 1.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類1等獎1項; 2.國家級優質資源課2門; 3.教育部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團隊; 4.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北京交通大學工科物理教學基地”。 | |
人才培養特色 | u教學實力強: 1.擁有一支以院士、千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為領軍人物的教學科研隊伍,教學、科研經驗豐富; 2. 擁有國家級物理教學示范中心、專業實驗室以及發光與光信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實踐教學平臺; 3.擁有與大恒公司共建的教學與實習基地1個; 4.實驗室總面積3745.5平方米,擁有實驗設備2161臺套,總價值3061萬元。 u面向需求培養: 1.培養我國新興光電產業中發光、顯示、照明、光信息、光電檢測和太陽能利用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2. 個性化培養。本專業知識體系分為三個主要層次,面向該專業的七個主要方向,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選擇一到兩個方向進行深入學習。 3.注重加強數理基礎課程,重點掌握應用光學、物理光學、激光原理、光電子學、光電檢測技術、光通信技術、太陽能電池、光電專業實驗等專業類課程知識; 4.重視實踐教學。構建了基礎、綜合設計和創新研究的分層次實驗教學體系,學生進入與大恒共建的教學與實習基地進行專業實習。 | |
就業方向及優勢 | u深造率高 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多所國外著名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優秀學生可以按照“2+2”或者“2+3”模式到國外聯合培養; 每年有近60%本科畢業生深造,大部分學生進入著名科研院所、高校讀研。 u畢業生受社會歡迎 就業率100%。畢業生能夠直接在光學設計、光纖通信、光電子制造和測試、光電探測與傳感、激光與應用、照明與顯示、新能源等領域就業,在國有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外商獨資公司從事產品研發、市場開拓和企業管理等工作。 |
☆學生前景
本專業注重高層次的人才培養,每年有近60%的本科畢業生出國深造或者在本校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研究所、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著名科研院所、高校讀研,另有40%的畢業生直接進入光電信息產業領域,從事信息、光電子、光通信、光機電算一體化和物理學在內的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等工作,就業去向包括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兵器集團和鐵路部門以及中國鐵通、中興通訊、華為、北京京東方、上海夏新、深圳創維、富士通、深圳富士施樂、北京濱松、武漢光訊等國有大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外商獨資公司等。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生去向
年份 | 就業率 | 出國深造率 | 國內深造率 |
2011 | 100% | 9% | 48% |
2012 | 100% | 15% | 38% |
2013 | 99% | 18% | 48% |
2014 | 99% | 11% | 50% |
2015 | 100% | 10.9% | 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