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南京大學本科招生錄取工作,切實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有關規定,結合學校本科招生工作的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南京大學(Nanjing University)是直屬于教育部的國家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全國重點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擁有鼓樓校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口路22號)、仙林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仙林大道163號)、蘇州校區(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太湖大道1520號)和浦口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學府路8號)四個校區。
第三條 南京大學向取得學籍并在規定年限內達到畢業及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生分別頒發南京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第四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堅持“公平公正、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選拔和錄取適合學校人才培養要求的優秀學生。
第五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接受教育主管部門、學校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以及考生和家長等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六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委員會負責確定本科招生總體目標,審議本科招生總體方案,決定本科招生重大事項,為本科招生工作提供指導意見。
第七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招生章程、編制招生計劃、決定選拔方案、確定錄取標準、審核錄取結果等本科招生具體事項。
第八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招生計劃
第九條 南京大學2023年繼續實行按專業和學科大類(以下統稱“專業”)相結合的招生模式,計劃面向全國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930人。學校根據辦學發展需要繼續對大類設置進行優化,2023年招生專業和分流方向以學校公布的《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專業(類)目錄(2023)》為準。
第十條 南京大學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學校實際辦學條件,按照公平性、科學性、穩定性、靈活性的原則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批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學校將本年度招生計劃總數的1%作為預留計劃,用于調節各地統考上線生源的不平衡。預留計劃使用時,堅持規范嚴格、質量優先的原則。
第四章 錄取規則
第十一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錄取工作遵循“招生學校負責、省級招辦監督”的原則,在教育部領導下,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統一組織進行。
第十二條 南京大學按照文史類、理工類分類錄取考生。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省份錄取工作按照當地招生主管部門政策執行。
第十三條 南京大學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計劃和考生報考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或調檔分數線。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05%。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不超過120%。內蒙古自治區按照分數優先原則進行錄取,執行該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相關規定。
第十四條 南京大學在調檔時認可教育部規定的全國性政策加分(原則上不超過20分);同一考生如有多項政策加分,只采用最高一項加分。所有高考加分不適用于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等不安排分省計劃的招生項目。
第十五條 南京大學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依據考生高考實考成績(不含政策加分,下同)進行專業錄取,不設專業級差。實考成績相同時,按照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投檔位次排序。未提供投檔位次的依次比較數學、語文、外語成績。
第十六條 南京大學錄取時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將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規定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學校將剩余招生計劃調配到其他生源質量好的省份。
第十七條 南京大學戲劇影視文學為藝術類專業,報考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所在省份同科類(或首選科目類)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本科錄取批次省份單獨劃定的相應分數線)以上。學校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相應批次規定,依據招生計劃和考生高考實考成績錄取。考生入學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安排在部分省份提前批次錄取。考生入學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南京大學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合作設立南京赫爾辛基大氣與地球系統科學學院(簡稱“南赫學院”)。南赫學院開設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向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授予兩校學士學位。考生入學后不得轉出錄取專業。
第十八條 南京大學國家專項、民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內地西藏班、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執行。
南京大學強基計劃、勵學計劃(高校專項)、外語類保送生、江蘇省綜合評價、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港澳臺保送生,以及第二學士學位的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和相應類別招生簡章執行。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九條 南京大學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要求執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有關補充規定。
第二十條 除外語類專業另行規定外,南京大學其他專業學生均要求通過教育教學計劃規定的英語課程和學位英語考試,建議非英語語種考生慎重報考。
第二十一條 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智能化軟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經濟,以及南赫學院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南京、蘇州兩地學習。
第二十二條 南京大學按照國家和江蘇省相關規定和標準收取學費和住宿費。南赫學院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實行學年制收費,標準為75000元/生?學年。其他專業實行學分制收費政策。新生在入校時按照所學專業的學年收費標準預收學費,標準為5200-7480元/生·學年;分流后按照準入專業所對應的學分制學費標準收費,并按學年進行學費結算。其中,軟件工程、軟件工程(智能化軟件)專業第三、四學年學費為16000元/生·學年。南京大學住宿費標準為人民幣1200-1500元/生·學年。
第二十三條 南京大學通過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學雜費減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學綠色通道等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學業。
第二十四條 南京大學將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及身體復檢,組織專家組對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錄取新生進行專業復測和復核。
第二十五條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計劃、招生政策、收費標準、錄取原則和錄取結果均可通過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查詢。
第二十六條 本章程公布后,遇有教育部及相關省份高考招生政策調整的情形,南京大學將做相應調整并另行公布。
第二十七條 本章程由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章程自教育部核準發布之日起生效。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咨詢方式
咨詢電話:400-1859680
傳真電話:025-89686606
招生主頁:http://bkzs.nju.edu.cn
電子郵箱:bkzs@nju.edu.cn
南京大學本科招生專業(類)目錄(2023)
2023年招生專業(類) | 學制 | 分流專業名稱 | 培養院系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4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戲劇影視文學 | 4 | 戲劇影視文學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4 | 漢語言文學 | 文學院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4 | 歷史學、考古學、考古學(文物鑒定方向) | 歷史學院 |
哲學 | 哲學系 | ||
漢語國際教育 | 海外教育學院 | ||
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 | 新聞傳播學院 | ||
社會科學試驗班 | 4 | 法學 | 法學院 |
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 | 社會學院 | ||
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 政府管理學院 | ||
國際政治 | 國際關系學院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 | 信息管理學院 | ||
經濟管理試驗班 | 4 | 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產業經濟學方向) 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工商管理(人力資源方向) | 商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4 | 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 | 外國語學院 |
德語(德語法學實驗班)(雙學士學位) | 德語(德語法學實驗班) | 外國語學院、法學院 | |
理科試驗班類 (匡亞明學院大理科班) | 4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物理學(生物物理學)、 生物科學(生物化學)、天文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腦科學與人工智能) | 匡亞明學院 |
理科試驗班(數理科學類) | 4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 數學系 |
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聲學 | 物理學院 | ||
天文學、空間科學與技術 | 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 | ||
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 | 大氣科學學院 | ||
理科試驗班類 (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 | 4 |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方向) | 環境學院 |
地球物理學、地質學、行星科學、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質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海洋科學、地理科學 | 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 ||
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 | 大氣科學學院 | ||
理科試驗班類 (化學與生命科學類) | 4 | 化學、應用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 | 生命科學學院 | ||
工科試驗班 | 4 | 材料物理、材料化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
工業工程、金融工程、自動化 | 工程管理學院 | ||
建筑學、城鄉規劃 |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
技術科學試驗班 | 4 | 智能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智能化軟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數字經濟 | 新生學院、本科生學院 |
電子信息類 | 4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 |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人工智能 | 4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學院 |
軟件工程 | 4 | 軟件工程 | 軟件學院 |
臨床醫學(5+3一體化)(擇優推薦直博) | 5 | 臨床醫學(5+3一體化) | 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 | 口腔醫學 | |
金融工程(計算機金融實驗班) (雙學士學位) | 4 | 金融工程(計算機金融實驗班) | 工程管理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與健康實驗班) | 4 |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規劃與管理方向)、環境科學(環境化學與環境生物方向) | 環境學院 |
建筑類(建筑與規劃實驗班) | 4 | 建筑學、城鄉規劃 | 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
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 | 4 | 大氣科學(中外合作辦學) | 南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