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陽工程學院專升本招生專業及計劃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招生計劃數 | 學費標準 | 辦學地點 |
08060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2 | 120 | 4500 | 本院 |
080501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2 | 40 | 4200 | 本院 |
080801 | 自動化 | 2 | 80 | 4500 | 本院 |
080202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2 | 80 | 4200 | 本院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 | 80 | 4500 | 本院 |
080902 | 軟件工程 | 2 | 70 | 4800 | 本院 |
120204 | 財務管理 | 2 | 60 | 4000 | 本院 |
120209 | 物業管理 | 2 | 40 | 4200 | 本院 |
020303 | 保險學 | 2 | 30 | 4000 | 本院 |
專升本招生專業介紹
電力學院:
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教育部高校特色專業”、“遼寧省示范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有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掌握電氣工程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電力行業及電力裝備制造業,畢業生主要從事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電力設備生產與制造、工程設計與管理、技術研發與工程服務等工作。
主要課程:電路、電子技術、電機學、自動控制原理、電力電子學、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信號與系統、工程電磁場、電力系統分析、發電廠電氣部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高電壓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
實踐環節:電子工藝實習、電路實驗、電機檢修實習、電機測試實習、電能計量實習、發電廠電氣運行實習、變電站運行實習、電網調度實習、繼電保護綜合實驗、智能電網綜合實驗、火電廠集控運行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能源與動力學院:
2.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級綜合試點改革專業”、“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評估綜合評價”排名第一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熱能工程、動力工程和熱工控制理論等基礎知識,全面掌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能源清潔生產、高效利用和集控運行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應用技術,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本專業具有動力工程領域專業碩士授予權。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在現代火力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核電站、供熱企業及其它能源動力工程領域,從事熱力設備及系統的運行、安裝、檢修、調試及熱力工程設計等工作,也可以從事能源動力工程領域的污染物減排、環境監測與防護、環境影響評價方面工作。
主要課程:熱力發電廠、汽輪機原理、鍋爐原理、燃氣輪機與聯合循環、熱工過程控制系統、泵與風機、集控運行、DEH、潔凈煤燃燒技術、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傳熱學、燃燒理論基礎、自動控制原理、工程力學、電工學、電子學、機械設計基礎、金屬材料、矢量分析與場論等。
實踐環節:熱力設備裝配實習、傳熱學課程設計、鍋爐原理課程設計、汽輪機原理課程設計、電廠認識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熱力發電廠課程設計、熱力設備檢修實習、電廠運行實習、模擬電廠實習、科技創新實踐等。
自動化學院:
3.自動化“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電力系統及新能源領域,主要培養在自動控制、電氣技術、儀表與裝置、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方面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工程應用技術知識,并具有一定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電力系統、新能源領域,如火電廠、風電場、電建公司、供電公司等單位就業,也可在智能制造、化工、冶金、計算機等行業從事工業過程控制、運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檢測與自動化儀表、信息處理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檢測技術與儀表、PLC原理及應用、計算機控制技術、現場總線技術、過程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分散控制系統、電廠熱力設備及運行、電力工程與工廠供電、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等。
實踐環節:電子工藝實習、機爐實習、課程設計、創新實踐訓練、火電廠運行仿真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機械學院:
4.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較系統地掌握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技術應用能力、工程意識和合作、創新精神,在裝備制造領域生產一線從事機械產品的設計制造、技術運用與改造、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各類機械制造行業、電力行業等相關企業,從事產品設計與開發、試驗測試、數控編程、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和生產組織管理等工作。工作崗位可以是產品設計工程師、工藝設計工程師、設備管理工程師、車間施工員、產品銷售員等。
主要課程:機械制圖與CAD、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制造技術基礎、CAD/CAM技術與應用、模具設計與制造、機械制造裝備設計等。
實踐環節:生產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機械制造技術課程設計、專業方向項目設計、畢業設計等。
信息學院:
5.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遼寧省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接受必要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計算機系統軟件設計、網絡設計、應用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網絡和信息安全、相關軟硬件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技術及開發的綜合知識和技能的高級應用型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系統設計開發、嵌入式系統應用設計開發、計算機網絡和信息系統及網絡安全分析、設計、開發、維護、管理、教學與應用及維護等工作。
主要課程:操作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JAVA程序設計、軟件工程、電子技術、嵌入式系統原理及應用。
實踐環節: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實踐、算法與結構設計實踐、微機系統設計實踐、網頁設計與制作技術實訓、Java程序設計實踐、WEB程序設計實踐、數據庫技術實訓、嵌入式系統設計實踐、網絡攻防技術實訓、云計算技術實訓、計算機認識實習、系統認知驗證性設計、系統集成與管理設計實踐、模塊化軟件項目開發設計、工程型應用系統開發設計、企業項目開發設計實戰、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6.軟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科學基礎理論和軟件工程專業知識,掌握軟件外包文化和技術,重點掌握軟件項目的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及項目管理等實用技術,具有一定的創新、創業和服務意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成為具有高素質、實用型和系統視野的軟件工程高級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的軟件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維護及項目管理等崗位工作。
主要課程:數據結構、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C語言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導論、Java程序設計、系統分析與設計、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軟件測試、軟件項目管理、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Web程序設計、J2EE應用開發、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移動應用開發、IT職業素養概論、網絡安全原理、網絡攻防技術、日語、軟件外包文化及實用技術、大型項目案例解析與實戰。
實踐環節:三級項目:軟件工程實訓、網頁設計與制作技術實訓、算法與結構設計實踐、Java程序設計實踐、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移動應用開發實踐、軟件測試設計實踐、軟件體系結構設計實踐、軟件項目管理實訓;二級項目:計算機認識實習、Web應用系統設計與開發實踐、UML系統建模與軟件開發實踐、虛擬團隊項目開發與管理實踐、大型軟件項目案例解析與實戰;一級項目:校企合作軟件項目訓練、畢業實習、畢業設計。
經濟與管理學院:
7.財務管理“2013年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評估綜合評價”第4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具備財務、經濟、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現代財務管理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各類經濟組織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和財務會計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后能在企業單位、銀行與金融證券機構、政府及事業單位、會計服務機構從事會計業務、財務管理、證券管理等相關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經濟法、統計學、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基礎、中級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財務信息系統、財務ERP沙盤模擬、審計學、管理會計、稅法、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
實踐環節:財務管理實習、財務ERP沙盤模擬實訓、財務會計實訓、審計學實訓、管理會計實訓、稅法應用實訓、財務報表分析實訓、財務管理綜合實習、畢業論文。
8.物業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及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掌握扎實的物業管理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物業管理、服務、經營基本能力的應用型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居住性物業和收益性物業的項目經理、部門經理、業務主管崗位,還可以到與物業管理有關的單位從事物業的經營與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經濟學、合同法、建筑識圖與構造、物業管理導論、物業管理法規與政策、房屋管理與維修、設施設備管理與維修、物業管理信息系統;物業會計、物業環境管理、財務管理、物業項目管理。
實踐環節:物業管理導論實訓、建筑識圖與構造實訓、物業環境管理實訓、物業會計實訓、房屋管理與維修實訓、設備管理與維修實訓、物業管理信息系統實訓、收益性物業管理實訓、居住性物業管理與服務實訓、服務禮儀實訓、綜合實訓。
9.保險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保險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熟練的保險專業技能和較強的保險經營管理能力,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文化修養、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面向各類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及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管理學、西方經濟學、保險學、風險管理、人壽與健康保險、財產與責任保險、保險法、保險經營與管理、保險客戶服務與管理等。
實踐環節:保險專業為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提供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分為課程實訓(如保險實務基礎實訓、人壽與健康保險實訓、財產與責任保險實訓、保險核保與理賠實訓、保險營銷實務實訓等)以及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