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學校特色辦學及輔助教學單位有哪些?(四川文化藝術學院2017考生問答)
問:學校特色辦學及輔助教學單位有哪些?
答:學校秉承“啟迪學生智慧、培養時代需求人才”的理念,弘揚“給自己一個目標、讓生命為她燃燒”的精神,推行“大課堂、大舞臺,藝術與科技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實踐與產業項目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已培養各類應用型文化藝術人才1.2萬余名,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校與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成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建立了以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家王蒙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諸多功能為一體的王蒙文學藝術館;與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社科院、中央電視臺等130多家企事業建立了多元化合作關系;與綿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文化科技產業示范園”;與華夏母親之都、嫘祖故里四川鹽亭縣政府共建“梓江生態文化旅游保護區暨中國美術西部學生創業基地”;建設中的“四川梓潼實踐實訓校區暨大學生文化旅游產業創業園”,旨在打造集教學、實踐實訓、表演、博覽、創作、交流等于一體的中國藝術教育實踐實訓示范基地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
(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全稱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本著“促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高等教育緊密結合”的目的于2010年4月正式落戶我校,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機構。
(2)王蒙文學藝術館:是以我國文化部原部長、當代著名作家、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名譽主席王蒙先生的名字命名,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3500平方米,它集收藏、展覽、學術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面向教學等功能于一體,恒溫恒濕,設備先進,可以接待國內外各種高端展覽。館內收藏王蒙先生手稿、書信、文件、工作生活用品等二千余件,及吳祖光、曾來德、馮遠、楊力舟、王迎春、鄭作良、裴建國等多位藝術家的書畫作品;開設《青山未老——王蒙的文學與人生》陳列;成功舉辦“青春萬歲——中國美術館藏經典作品展”、“吉光片羽——書法家寫王蒙文句展”等多項重要展覽;多次舉辦高端學術研討會和講座。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