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2022年運動訓練專業招生簡章
福建師范大學是教育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全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我國建校最早的師范大學之一,前身為1907年清朝帝師陳寶琛先生創辦的“福建優級師范學堂”。學校坐落于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擁有旗山、倉山兩個校區,占地面積約4000畝。現有本科專業89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學生2.4萬多人,各類研究生8千多人,擁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高峰學科9個、高原學科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9個。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等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有3個學科進入A類、12個學科進入B類,A類學科數、AB類學科數均位居福建省屬高校第1位,A類學科數并列全國高校第45位。
作為福建師范大學傳統優勢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具有81年辦學歷史,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辦學實力雄厚,擁有體育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教學、科研、訓練、競賽成果豐碩,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進入福建省高峰學科建設行列。2019年體育教育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020年運動訓練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學院現有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5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教育部“國培計劃”首席專家2人,福建省省級各類人才稱號10人,國際級裁判9人,國家級裁判33人。學院教學、訓練、科研條件優良,擁有設備先進的體育運動實驗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運動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建設單位”,擁有2萬多座位的田徑場1個、4千多個座位的體育館1個、近3千個座位的綜合體育館1個、多個標準塑膠田徑場和足球場,以及游泳池、籃球館、排球館、田徑館、體操館、武術館、羽毛球館、網球場、健身中心等眾多室內外運動場地,可滿足各層次教學、訓練、競賽和科研的需要。
福建師范大學是經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批準設立運動訓練專業的高校之一,在運動訓練、競賽方面有良好的傳統。福建師范大學與福建省體育局共建的福建師范大學男子排球隊已進入全國甲級聯賽行列。
當前,為進一步做好福建師范大學2022年運動訓練專業招生工作,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招生簡章。
一、報考條件
(一)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以下簡稱普通高考)報名條件,且已參加生源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的普通高考報名(具體按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要求執行)。
(二)身體健康,符合普通高校體育類專業招生體檢標準。
(三)具備福建師范大學招生項目二級(含)運動員以上技術等級稱號(審批日期: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0日)。考生運動員技術等級以“國家體育總局運動員技術等級系統”公示的數據信息為準。
二、招生要求
專業名稱 | 層次 | 招生計劃 | 學費標準 |
運動訓練 | 本科 | 120名 (面向全國) | 5460元/生·年 |
(一)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較好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社會責任感,掌握專項運動教學、訓練、競賽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較強的專項運動技能和運動訓練指導及競賽組織能力,能勝任專業和職業隊、體校和學校代表隊、體育俱樂部等從事訓練、教學、競賽、管理,并能從事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招生設項:田徑、籃球、排球、足球(十一人制)、游泳、體操、藝術體操。具備一級(含)運動員以上技術等級稱號,招生項目增加高爾夫球、棒球、跆拳道、拳擊、射擊、擊劍、跳水、舉重、乒乓球等。
(三)各項目招生計劃
序號 | 招生項目 | 性別 | 招生計劃(人) | 運動員等級要求 |
1 | 田徑(徑賽) | 不限 | 8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2 | 田徑(田賽) | 不限 | 6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3 | 籃球 | 男 | 15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4 | 籃球 | 女 | 11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5 | 排球(非自由人) | 男 | 12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6 | 排球(非自由人) | 女 | 12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7 | 排球(自由人) | 男 | 1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8 | 排球(自由人) | 女 | 1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9 | 足球(十一人制,非守門員) | 男 | 9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0 | 足球(十一人制,守門員) | 男 | 1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1 | 足球(十一人制,非守門員) | 女 | 9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2 | 足球(十一人制,守門員) | 女 | 1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3 | 游泳 | 不限 | 7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4 | 體操 | 不限 | 2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5 | 藝術體操 | 女 | 3 | 二級(含)運動員以上 |
16 | 高爾夫球 | 不限 | 1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17 | 棒球 | 男 | 5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18 | 跆拳道 | 不限 | 2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19 | 拳擊 | 不限 | 2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20 | 射擊 | 不限 | 3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21 | 擊劍 | 不限 | 2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22 | 跳水 | 不限 | 2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23 | 舉重 | 不限 | 3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24 | 乒乓球 | 不限 | 2 | 一級(含)運動員以上 |
合計 | 120 | 共24個招生項目 | ||
備注:保送錄取運動員招生項目不受以上項目限制,具體要求及辦法詳見招生簡章第六條。 |
三、報名辦法
(一)考生登錄“中 國 運 動 文 化 教 育 網”(www.ydyeducation.com)或“體教聯盟 APP”中“普通高等學校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系統”(以下簡稱“體育單招系統”)注冊并報名,填報福建師范大學志愿,完成在線繳費事宜(體育專項測試費由組考院校公布、文化考試按考生生源省份文化考試收費標準收取),考生報名一旦繳費確認,考生志愿相關信息不允許修改。考生如具備所報考項目的多個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報名時應填報所有二級(含)運動員以上等級證書。報名系統福建師范大學招生項目注冊時間為2022年2月7日12:00至3月7日12:00,報名時間為2022年3月1日12:00至3月10日12:00。
(二)因特殊原因(例如使用曾用名辦理等級證書造成無法在系統中注冊)未能通過“體育單招系統”正常線上報名且擬填報福建師范大學為第一志愿院校的考生,應線下填寫《報名申請表》(附件1),并于2022年3月9日12:00前將填寫好的表格掃描發送至郵箱zsb@fjnu.edu.cn,并與福建師范大學招生與考試辦公室聯系確認,聯系電話:0591-22867397。福建師范大學收到《報名申請表》后,匯總上報國家體育總局核查。
四、考試安排
(一)文化考試
文化考試在考生生源省份進行,由生源所在省份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組織實施。考生可于2022年4月9日12:00后登錄“體育單招系統”打印文化考試準考證,依據準考證上的考點安排于2022年4月16日至17日參加文化考試。文化考試時間安排如下:
時間 | 上午 | 下午 |
09:00-10:30 | 14:00-15:30 | |
4月16日 | 語文 | 數學 |
4月17日 | 政治 | 英語 |
(二)體育專項考試
體育專項考試分項目采用全國統考和分區統考的模式,由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委托有關院校負責組織實施,福建師范大學招生項目考試時間為2022年3月20日至5月10日,具體時間、地點、體育專項考試方法與評分標準請考生及時關注“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或“體教聯盟APP”公布的相關信息。
五、錄取規則
(一)文化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在不低于180分的基礎上,福建師范大學根據考生考試情況確定文化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對持有一級運動員等級稱號證書的考生,可在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下降低30分錄取;對持有運動健將技術等級稱號證書的考生,可在福建師范大學文化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下降低50分錄取。
(二)體育專項成績最低錄取控制線:70分。
(三)在文化成績、體育專項成績均達到福建師范大學最低錄取控制線的基礎上,福建師范大學根據考生的文化成績(折合百分制后)和體育專項成績按3:7比例進行綜合評價,計算考生錄取綜合分。具體公式:綜合分=(文化成績/6)×30%+體育專項成績×70%。
(四)福建師范大學根據各招生項目計劃數,依據上線考生填報的志愿梯次順序,按照綜合分由高到低分階段錄取,綜合分相同優先錄取體育專項成績高的考生。第一階段分項目優先錄取第一志愿;如各項目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計劃,第二階段再錄取第二志愿。如第二志愿錄取后仍有項目未完成招生計劃,則剩余計劃用于調劑。調劑計劃在第二志愿剩余上線考生中不分項目按綜合分(不得低于各項目第一志愿錄取綜合分最低分)由高到低擇優調劑計劃錄取。
(五)錄取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后,報考生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核準及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備案后,通過福建師范大學招生與考試辦公室網站向社會公布。已報名并被福建師范大學運動訓練專業錄取,不得放棄錄取資格,同時不再參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的錄取。
六、保送錄取運動員辦法
(一)符合國家體育總局有關文件規定,達到保送錄取條件,符合普通高校體檢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要求的運動員可以保送進入福建師范大學運動訓練專業學習。具體保送條件如下: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無犯罪記錄,無嚴重興奮劑違規記錄。
2.符合2022年高考報名條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報名號。
3.運動成績優異,能夠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1)奧運項目破世界紀錄或亞洲紀錄或全國紀錄(不含青年紀錄);
(2)被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3)足球、籃球、排球項目被授予運動健將稱號;
(4)其他奧運項目、棋類、武術項目等被授予運動健將稱號,且參加《符合高校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的競賽項目及賽事名錄(2022 版)》(附件2)中所列賽事,并取得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或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或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符合保送條件的競賽項目應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和小項;圍棋、國際象棋、象棋、武術套路、武術散打應為指定賽事最高級別組。
(二)申請保送錄取運動員應于2022年2月7日至21日登錄“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或“體教聯盟APP”中的“運動員保送系統”進行報名,并根據系統要求提交相關資料,逾期不予以受理,福建師范大學將根據學校專業項目需求及考生報名情況組織綜合考核后擇優推薦,綜合考核有關事宜屆時另行通知。
(三)申請保送錄取運動員可關注“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或“體教聯盟APP”公示審核結果(可隨時登陸系統查詢審核進度),并根據審核單位要求提交補充材料。
(四)未經國家體育總局公示、教育部批準的保送錄取運動員,福建師范大學不予錄取。其余相關事宜根據《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高校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有關事宜的通知》執行。
七、其他
(一)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將頒發福建師范大學具印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文憑,符合福建師范大學學位授予規定者,由福建師范大學授予相應學位。
(二)福建師范大學根據國家有關招生政策和錄取標準對新生進行復查,凡不符合條件或有弄虛作假等舞弊現象的,一律取消入學資格。
(三)以上內容如有變動,福建師范大學將在招生與考試辦公室網站或體育科學學院網站上及時公布,請考生注意查閱。咨詢電話:0591-22868263(體育科學學院)、0591-22867397 (招生與考試辦公室)。
(四)未盡事宜,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附件:1.報名申請表
2. 2.符合高校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的競賽項目及賽事 名錄(2022 版)
附件1
線下報名申請表
(因特殊原因無法線上系統報名考生填寫)
原因 | |||||||
基本信息 | |||||||
姓名 | 出生年月 | ||||||
身份證號 | 高考報名號 | ||||||
戶籍地址 | |||||||
高考報名地 | 性別 | ||||||
考生類別 | 應屆□往屆□ | 政治面貌 | |||||
考生性質 | 高中□體校□其他□ | 民族 | |||||
畢業學校 | |||||||
郵寄地址 | |||||||
郵編 | 聯系電話 | ||||||
運動員技術等級證書信息 | |||||||
證書項目 | 證書等級 | 二級□一級□運動健將□ | |||||
證書編號 | 比賽名稱 | ||||||
授予單位 | 授予日期 | ||||||
志愿信息 | |||||||
一志愿學校 | |||||||
考生簽字確認:填表日期: | |||||||
附件2
符合高校保送錄取優秀運動員的競賽項目及賽事名錄(2022 版)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1 | 射箭 | 全運會 | 個人、團體賽 | 亞運會 | 反曲弓組 | 奧運會 | 反曲弓組 |
全國錦標賽(室外) | 反曲弓組 | 亞洲錦標賽 | 反曲弓組 | 世界錦標賽 | 反曲弓組 | ||
全國冠軍賽 | 反曲弓組 | 世界杯總決賽 | 反曲弓組 | ||||
2 | 射擊 | 全國冠軍賽 | 奧運會項目組 | 亞運會 | 奧運會項目組 | 奧運會 | 奧運會項目組 |
全國錦標賽 | 奧運會項目組 | 亞洲錦標賽 | 奧運會項目成 年組 | 世錦賽 | 奧運會項目成 年組 | ||
全運會 | 奧運會項目組 | 亞洲氣槍、飛碟錦標賽 | 奧運會項目成 年組 | 主席杯賽(原世界杯總決 賽) | 奧運會項目組 | ||
3 | 自行車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成年 | 亞洲錦標賽 | 成年 | 世界錦標賽 | 成年 | ||
中國自行車聯賽總決賽 | 成年 | 世界杯(國家杯) 年度積分前 6名 | 成年 | ||||
4 | 擊劍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成年組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總決賽 | 成年組 | 亞洲U23 錦標賽 | 國際劍聯積分排名前三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5 | 現代五項 | 全運會 | 個人賽團體賽接力賽 | 亞運會 | 個人賽團體賽接力賽 | 奧運會 | 個人賽團體賽接力賽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總決賽 | 世界杯總決賽 | ||||||
6 | 馬術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世界馬術運動會) | |||||
全國冠軍賽總決賽 | 國際馬聯各分項 最高星級比賽 | 世界杯總決賽 | |||||
7 | 鐵人三項 | 全運會 | 男子個人女子個人 混合團體接力 | 亞運會 | 男子個人 女子個人混合接力組 | 奧運會 | 男子個人 女子個人混合接力組 |
全國錦標賽 | 男子優秀組女子優秀組 優秀組混合接 力 | 亞洲錦標賽 | 男子優秀組女子優秀組混合接力組 | 世界錦標賽總決賽 (原名稱為”世界系列賽總決賽”) | 男子優秀組女子優秀組 | ||
全國冠軍杯賽總決賽 | 男子優秀組女子優秀組 優秀組混合接 力 | 混合接力世界錦標賽 | 混合接力組 | ||||
8 | 賽艇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全國冠軍賽(春季) | 亞洲杯 | 世界杯 | |||||
9 | 皮劃艇 (靜水、激流回旋)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春季) | 亞洲杯 | 世界杯 | |||||
10 | 帆船帆板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 | 世界杯總決賽 | ||||||
11 | 沖浪 | 全運會 | 公開組 | 亞運會 | 公開組 | 奧運會 | 公開組 |
全國錦標賽 | 公開組 | 亞錦賽 | 公開組 | 世錦賽 | 公開組 | ||
全國冠軍賽(原全國冠軍巡回 賽) | 公開組 | 亞洲杯(原亞洲冠軍賽) | 公開組 | 世界職業賽 | 公開組 | ||
12 | 舉重 | 全運會 | 總成績 | 亞運會 | 總成績 | 奧運會 | 總成績 |
全國錦標賽 | 總成績 | 亞洲錦標賽 | 總成績 | 世界錦標賽 | 總成績 | ||
全國冠軍賽 | 總成績 | 亞洲杯 | 總成績 | 世界杯 | 總成績 | ||
13 | 柔道 | 全運會 | 成年組 | 亞運會 | 成年組 | 奧運會 | 成年組 |
全國柔道錦標賽 | 成年組 | 亞洲柔道錦標賽 | 成年組 | 世界柔道錦標賽 | 成年組 | ||
全國柔道冠軍賽 | 成年組 | 世界柔道大師杯賽 | 成年組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14 | 跆拳道 | 全運會 | 奧運級別 | 亞運會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系列賽(總成績)(2018 年以前為全國錦標賽) | 奧運級別 | 亞洲錦標賽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世界錦標賽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
全國冠軍賽 | 奧運級別 | 世界杯 | 競技團體 | ||||
15 | 摔跤 | 全運會 | 國際式摔跤 | 亞運會 | 國際式摔跤 | 奧運會 | 國際式摔跤 |
全國錦標賽 | 國際式摔跤 | 亞洲錦標賽 | 國際式摔跤 | 世界錦標賽 | 國際式摔跤 | ||
全國冠軍賽 | 國際式摔跤 | 世界杯 | 國際式摔跤團 體 | ||||
16 | 拳擊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 | |||||||
17 | 空手道 | 全運會 | 奧運級別 | 亞運會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系列賽(總成績) (2018 年之前為全國錦標賽) | 奧運級別 | 亞洲錦標賽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世界錦標賽 | 奧運級別 (最大級別拆分)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奧運級別 | ||||||
18 | 游泳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游泳錦標賽 (全國馬拉松游泳錦標賽) | 亞洲游泳錦標賽 | 世界游泳錦標賽 | |||||
全國游泳冠軍賽 (全國馬拉松游泳冠軍賽) | 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 | ||||||
19 | 跳水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冠軍賽 | 亞錦賽 | 世錦賽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杯 | 世界杯 | |||||
20 | 花樣游泳 | 全運會 | 成人 | 亞運會 | 成人 | 奧運會 | 成人 |
全國冠軍賽 | 成人 | 亞洲游泳錦標賽 | 成人 | 世界游泳錦標賽 | 成人 | ||
全國錦標賽 | 成人 | 國際泳聯花樣游泳世界系 列賽(原世界杯) | 成人 | ||||
21 | 水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游泳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 | 亞洲杯水球賽 | 世界杯 | |||||
22 | 體操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世界杯賽積分總排名 | ||||||
23 | 藝術體操 | 全運會 | 成年組 | 亞運會 | 成年組 | 奧運會 | 成年組 |
全國錦標賽 | 成年組 | 亞洲錦標賽 | 成年組 | 世界錦標賽 | 成年組 | ||
全國冠軍賽 | 成年組 | 世界杯賽(總積分) | 成年組 | ||||
24 | 蹦床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 | 世界杯積分總排名 | ||||||
25 | 手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杯賽 | 亞洲俱樂部錦標賽 | 世界俱樂部錦標賽 | |||||
26 | 曲棍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杯 | 世界杯 | |||||
全國冠軍杯賽 | 亞洲冠軍杯賽 | 世界聯賽總決賽 | |||||
27 | 棒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五人制世界杯 | |||||
全國冠軍賽 | 五人制亞洲杯 | 世界杯(U23)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2020 年前棒球聯賽,2022 年后全國冠軍賽) | |||||||
28 | 壘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女壘錦標賽 | |||||
全國冠軍杯賽 | 東亞杯賽 | 世界杯 | |||||
29 | 沙灘排球 | 全運會 | 男女單項 | 亞運會 | 男女單項 | 奧運會 | 男女單項 |
全國錦標賽 | 男女單項 | 亞洲錦標賽 | 男女單項 | 世界錦標賽 | 男女單項 | ||
全國年度積分排名 | 男女單項 | 亞洲沙灘運動會 | 男女單項 | 國際排聯年度積分排名 | 男女單項 | ||
30 | 乒乓球 | 全國運動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錦賽 | 世界錦標賽 | |||||
亞洲杯 | WTT 杯總決賽 (原國際乒聯世界杯) | ||||||
31 | 羽毛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湯尤杯賽 | |||||
全國冠軍賽 | 蘇迪曼杯賽 | ||||||
32 | 網球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單項錦標賽 | 戴維斯杯Ⅲ組 | 戴維斯杯賽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總決賽) | (晉級世界Ⅱ組附加賽) | ||||||
全國團體錦標賽 | 比利簡金杯亞大區 (原聯合會杯亞大區) | Ⅰ組 | 比利簡金杯賽 (原聯合會杯賽) | ||||
33 | 短道速滑 | 全國冬運會 | 亞洲冬運會 | 冬奧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
全國冠軍賽 | 世界杯總排名 | ||||||
34 | 速度滑冰 | 全國冬運會 | 亞洲冬運會 | 冬奧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杯總排名 | |||||
全國冠軍賽 | 世界錦標賽 | ||||||
35 | 花樣滑冰 | 全國冬運會 | 成年組 | 亞洲冬運會 | 成年 | 冬奧會 | 成年 |
全國錦標賽 | 成年組 | 亞洲花樣滑冰公開賽(原 亞洲錦標賽) | 成年 | 世界錦標賽 | 成年 | ||
全國冠軍賽 | 成年組 | 四大洲錦標賽或2021年以前的世界花樣滑 冰成年大獎賽以及總決賽 | 成年 | ||||
36 | 冰球 | 全國冬運會 | 亞洲冬運會 | 冬奧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挑戰賽(2019 年及以 前) | 世界錦標賽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全國冰球聯賽(2019 年及以 前) | |||||||
37 | 自由式滑雪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38 | 高山滑雪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39 | 單板滑雪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杯總積分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0 | 冰壺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太冰壺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冰壺大獎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1 | 冬季兩項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42 | 雪車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3 | 越野滑雪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4 | 跳臺滑雪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積分 | 最高組別 | ||||
45 | 北歐兩項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6 | 鋼架雪車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7 | 雪橇 | 全國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亞洲冬運會 | 最高組別 | 冬奧會 | 最高組別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全國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亞洲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錦標賽 | 最高組別 | ||
全國冠軍賽 | 最高組別 | 世界杯總決賽 | 最高組別 | ||||
48 | 圍棋 | 全國圍棋錦標賽(個人、團體) | 最高水平 | 亞運會 | 三星杯世界圍棋大師賽 | ||
全國智力運動會 | 亞洲室內運動會 | LG 杯世界圍棋棋王戰 | |||||
全運會 | 最高水平 | 亞洲杯圍棋電視快棋賽 |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智力精 英賽 | ||||
49 | 國際象棋 | 全國國際象棋錦標賽 (個人) (團體) | 個人:甲組; 團體:運動員出場率不低于 50%,勝 率不低于55%。 | 亞洲國際象棋錦標賽(個人)(團體) | 世界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 | ||
全運會 | 代表最高級別的組 別 | 亞洲運動會 | 世界國際象棋團體錦標賽 | ||||
全國智力運動會 | 男子個人女子個人男子團體 女子團體 | 亞洲室內運動會 | 世界杯國際象棋賽 | 原世界國際象棋個人錦標賽 | |||
50 | 象棋 | 全國象棋錦標賽 (個人)、(團體) | 男子團體女子團體男子個人 女子個人 | 亞洲象棋錦標賽 | 世界象棋錦標賽 | ||
全國運動會 (2020 年以前為全國甲級聯 | 代表最高級別 的組別 | 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 | 男子個人 女子個人 | 世界智力運動會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賽,2021 年起調整為全運會) | |||||||
全國智力運動會 | 亞洲運動會 | 國際智力運動聯盟 智力精英賽 | |||||
51 | 橄欖球(7 人制) | 全運會 | 7 人制團體 | 亞運會 | 7 人制團體 | 奧運會 | 7 人制團體 |
全國錦標賽 | 7 人制團體 | 亞洲系列賽 | 7 人制團體 | 世界杯 | 7 人制團體 | ||
全國冠軍賽 | 7 人制團體 | 亞洲杯 | 7 人制團體 | 世界系列賽(原世界巡回 賽) | 7 人制團體 | ||
52 | 高爾夫 | 全運會 | 團體 | 亞運會 | 團體、個人 | 奧運會 | 個人 |
全國團體賽 | 團體、個人 | 野村杯亞太隊際賽 | 團體、個人 | 中國巡回賽總排名 | 個人 | ||
全國冠軍賽 | 個人 | 皇后杯亞太業余隊際賽 | 個人 | 世界業余高爾夫 球隊際錦標賽 | 團體、個人 | ||
53 | 滑板 | 全國錦標賽 | 街式、碗池 | 亞運會 | 街式、碗池 | 奧運會 | 街式、碗池 |
全國運動會 | 街式、碗池 | 亞洲錦標賽 原亞洲輪滑錦標賽 | 街式、碗池 | 世界錦標賽 | 街式、碗池 | ||
全國聯賽(總決賽) 原全國滑板俱樂部聯賽(總決賽) | 街式、碗池 | 亞洲杯 | 街式、碗池 | 世界杯 原 2019年前舉辦的(vans/sls)賽事 | 街式、碗池 | ||
54 | 攀巖 | 全運會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錦標賽 | 亞洲錦標賽 | 世界錦標賽 |
序號 | 項目 | 全國體育比賽(前三) | 亞洲體育比賽(前六) | 世界體育比賽(前八) |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名稱 | 組別 | ||
中國攀巖聯賽年度排名 | 亞洲杯年度排名 | 世界杯年度排名 | |||||
55 | 田徑 | 全運會 | 成年組 | 亞運會 | 奧運會 | ||
全國田徑(競走、馬拉松)錦 標賽 | 成年組 | 亞洲田徑(競走、馬拉松) 錦標賽 | 成年組 | 世界田徑錦標賽 | 成年組 | ||
全國田徑(競走、馬拉松)冠 軍賽 | 成年組 | 世界杯賽(洲際杯,競走、 馬拉松) | |||||
56 | 武術套路 | 全運會 | 亞運會 | 世錦賽 | |||
錦標賽 | 不含太極拳賽 區 | 亞錦賽 | 世界杯 | ||||
冠軍賽 | 不含傳統項目 賽區 | ||||||
57 | 武術散打 | 全運會 | 亞運會 | 世錦賽 | |||
錦標賽 | 亞錦賽 | 世界杯 | |||||
冠軍賽 | 亞洲杯 |
注:表中“全國、亞洲、世界體育比賽”未注明組別的項目,棋類和武術項目為指定賽事最高級別組,其他項目為“奧運會項目組別的最高級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