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一流專業巡禮】國家級一流專業——工程力學專業
國家級一流專業——工程力學專業
學院簡介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學科起源可追溯至建校初期隸屬于基礎部的力學教研室,1978年開始招收工程力學專業本科生,1980年、1981年、1985年和1986年又招收了四屆本科專業。1981年開始招收工程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目前已有20余名碩士研究生畢業后考取了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東北大學、中科院等名牌大學及研究院所攻讀博士學位,一大批力學專業碩士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教授,其中力學83級研究生趙陽升已成為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評議組成員。1999年開始招收工程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03年獲準設立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98年成立力學與工程科學系,2007年撤系改建力學與工程學院。
力學與工程學院現擁有一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三個本科專業(理論與應用力學、工程力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擁有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遼寧省重點學科(工程力學),遼寧省重點實驗室(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礦山動力災害防控技術與裝備)。
專業概況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工程力學專業于1978年開始招收工程力學本科生,1980年、1981年、1985年和1986年又招收了四屆本科專業。1980年經煤炭部、教育部批準,創建礦山工程力學專業,招收本科生,1983年按教育部統一規定更名為工程力學專業。1983年工程力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工程力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被批準建立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目前該專業擁有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力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力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
針對力學具有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科學的雙重屬性及與各行業結合密切的特點,人才培養采用工程應用型為主、兼顧力學研究型培養模式: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主要依托土木工程領域,培養學生除掌握工程力學專門知識外,還要熟悉土木和巖土工程領域的有關專業知識;力學研究型培養模式,按照工程力學的自身學科特點,培養的學生具有較為扎實的力學專門知識,核心的力學專業基礎課較全面涵蓋了力學知識領域,并加強數理基礎的培養。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既能滿足解決土木工程和礦山災害力學領域相關力學問題的需求,又具備在力學領域進一步深造的力學素養,同時,注重工程力學基本理論和實踐創新能力以及計算分析能力的培養。
師資隊伍
該專業現擁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導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24人。入選遼寧省百千萬工程的百人層次人選6人,千人層次人選2人,原煤炭跨世紀人才1人,遼寧省學科拔尖人才3人,遼寧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5人,中國力學學會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已經建立了年齡、學歷結構合理,以博導為學科、學術帶頭人,獲得博士學位的教授、副教授為骨干的具有明確的發展目標、良好的合作精神的學術團隊。團隊獲批國家級力學教學團隊和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聘任中國科學院趙陽升院士為名譽院長,團隊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力學類教指委委員1人,省教學名師2人,中國力學學會優秀教師4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4人。
目前該專業教師承擔全校21個本科專業的力學基礎課教學、工程力學專業的全部本科教學工作、相關專業研究生力學教學和力學專業研究生的全部培養工作,主持和參與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課題6項。主持和參與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項目、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項目)、973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省各類基金、企業委托項目62項,在研科研經費1600余萬元。近三年,共發表與該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264篇,其中被三大檢索論文131篇;出版專著4部;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各項科技獎勵8項;獲發明專利1項;舉辦了5次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2007年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省重點實驗室;2008年被礦山環境與災害力學實驗室被遼寧省科技廳評為省重點實驗室;2006年工程力學專業團隊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2008年工程力學專業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2008年工程力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第Ⅰ類特色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
該專業每年培養本科生90人左右,培養碩士研究生50人左右,博士生招生規模為8名左右,有1~2名博士進入力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有一篇博士論文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有兩篇碩士論文被評選為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另有一篇博士論文提名申報國家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人才培養效果
目前工程力學專業本科在校生294人,累積培養畢業生1100余人,畢業生的就業率超過95%,每年都有30多名本科畢業生考入清華、哈爾濱工業大學、北航、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著名高校院所攻讀研究生,已畢業的學生在企業、科研院所和自主創業中因基礎知識扎實、實踐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并取得了較突出的業績,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