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學院2021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政策問答
Q:今年學校在上海市的春季招生有哪些專業?招生計劃有多少?
A: 2021年我校春招專業調整為:法學(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創新班),招生計劃為40人。
該專業在2020年本市秋季招生中設置在本科普通批次專業組一,招生計劃僅為8人,錄取最低分為520分。
2021年春招,上政不僅拿出了學校最受考生歡迎的專業之一,而且招生計劃相較于秋招優勢更加明顯。
Q:學校的自主測試主要考察什么內容?自主測試的方式是什么?
A:我校自主測試總分為150分,注重考查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自主測試內容包括以下方面: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評定,分值為10分(根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由學校另行制定評分規則和程序,組建專家組在自主測試前進行評定);創新潛質、邏輯思維能力、氣質儀表與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英語應用能力等方面,分值為140分。
自主測試方式為面試,分為若干組,每組采用多名考官對一名考生的方式,每名考生測試時間總計20分鐘。測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綜合素質面試;第二部分為英語應用能力面試。
為保證面試全過程公平、公正、規范、嚴格,學校確定并設置專門的標準化教室(含視頻監控、信號屏蔽),對面試進行全程錄像、錄音,然后刻盤保存備查。面試試題采取隨機抽取的方式。
3月4日,我校按照不超過招生計劃數的2倍劃定自主測試資格線,考生須在我校“招生信息網”(zs.shupl.edu.cn)選擇測試時間。
Q:學校的錄取規則是什么?
A:錄取分數構成:作為錄取依據的春考總分(滿分600分)=統一文化考試成績(滿分450分)+自主測試成績(滿分150分)。
預錄取及候補錄取規則:按春考總分從高到低排序(春考總分相同則按統一文化考試成績總分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錄取,如仍然出現同分的情況,則按外語、語文、數學統一文化考試成績分別依次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錄取),按招生計劃的100%公布預錄取考生名單,按不超過招生計劃的50%順位公布候補錄取考生名單。預錄取和候補錄取考生須于規定時間辦理錄取專業網上信息登記。候補錄取考生按順序依次候補。相關登記程序按市教育考試院有關實施辦法執行。
Q:參加自主測試時有何注意事項?
A:自主測試時間是3月13-14日兩天,每天分上午、下午兩場,考生可在我校招生信息網選擇測試時段,具體操作方法請于3月4日至我校招生信息網查看。
參加自主測試的考生須持“統一文化考試成績單、準考證和身份證” 于3月13日、14日的上午8:00—8:30、下午12:00—12:30,到我校主教學樓A座3樓自主測試考場進行報到、驗證、抽簽。開考后超過15分鐘,考生仍未能到自主測試考場報到的,視為自動放棄自主測試資格。
考生須遵守“上海政法學院2021年春季招生自主測試防疫提示”中的相關規定,未按我校要求提供相應材料(如考生安全考試承諾書、發熱考生須提供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等)的考生不得進校,由此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負責。
Q:考生何時才能知道本人是否被學校預錄取或者有候補錄取資格?如何進行錄取專業網上信息登記?
A:我校于3月17日-23日在學校招生信息網上公示預錄取考生和候補錄取資格考生(不超過我校招生計劃數的50%)名單。請考生予以特別關注。
對于列入候補錄取資格名單的考生,需在預錄取考生確認后有缺額的情況下方可進行順延替補。順延替補數為預錄取考生實際確認后的計劃缺額數。
3月24日-25日,預錄取和候補錄取考生登陸“上海招考熱線“辦理錄取專業網上信息登記。取得兩個專業預錄取資格、取得一個專業預錄取和一個專業候補錄取資格、取得兩個專業候補錄取資格的三類考生,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確認。只取得一個預錄取資格、只取得一個候補錄取資格的兩類考生無需上網確認。
Q:貴校的本科教學管理模式是怎樣的?
A:本科教學突出“以學生為本”,“以能力培養為主”,“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的教育理念,以實踐教學為特色,實施完全學分制、全面選課制、“2+1”三學期制和導師制的教學管理模式。其中,學分制、選課制的實施可以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以教學計劃為依據,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意愿和社會需求自主選擇課程、任課教師和上課時間等;學生可多修、緩修、免修有關課程,即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自主安排學習進程,提早畢業或延緩畢業。學校建立了彈性學制,著重通識教育、注重學科交叉、重視課程更新,除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外,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系列講座課程、專題課程、研究型課程。在春秋學期制基礎之上特設實踐教學的短學期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
Q:考入貴校后,有無繼續深造的升學通道?
A:本科畢業后,可以繼續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現有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新聞傳播學等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法律、國際商務、社會工作、新聞與傳播等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2017年,學校列入上海市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Q:學生進校后是否可以申請轉專業?
A:已在校學習滿2學期的一年級學生,其已修課程的平均學分績點達到轉入專業要求,且必修課程成績全部合格、無不及格記錄者,可以申請轉專業。具體以本年級學生手冊中轉專業相關條例為準。
Q:學生進校后是否可以輔修其它專業的學士學位?
A:為了大力培養復合型、跨學科、應用型人才,我校于2011年起加入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聯合辦學機構,我校學有余力的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在學習主修專業課程的同時輔修西南片其他高校開設的輔修專業課程。
Q:學生進校后是否有海外學習或海外交流的機會?
A:與國外(地區)100多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其中包括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世界著名高校,以及海牙國際私法會議、國際商會等知名國際組織,建立了留學海外英語語言培訓中心,以及“3+1”“2+2”“2+1”等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項目。學校連續三年獲上海市高校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項目資助,獲資助人數位居上海高校前列。學生參加海外學習、海外實習等交流項目的人數不斷增加,畢業后海外留學的人數也逐年大幅上升。
Q:學校有哪些資助學生政策?
A:我校認真執行國家和本市相關學生資助規定,被本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可通過“綠色通道”申請入學,入學后可按規定申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上海市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冬令困難補助、臨時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等。同時,學校還設立了校長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凌云獎學金、上好佳獎學金、生樂獎學金、退役士兵獎學金等。我校承諾:確保被本校錄取的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咨詢電話:021-39225523)
Q:學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
A:通過實施“就業競爭力提升計劃”,上政學子廣泛分布于法律系統和社會經濟發展領域,贏得了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高度肯定,就業率連續多年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曾榮獲上海市政府授予的“上海市促進就業先進集體”稱號。
Q:學校的校園環境、交通便捷程度和食宿條件怎么樣?
A:學校占地面積1000余畝,坐落在著名的佘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校園風景秀麗,教學生活設施良好,被譽為“佘山北麓的花園學府”。 尤其是國家戰略項目“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設立在我校,為學校帶來了獨特的優勢和豐富的國家級、省部級教育、法律領域資源,又被稱為“法律人才的培養基地”。學校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八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連續四屆榮獲“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稱號,是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學校附近有地鐵9號線佘山站,多條公交線經過學校。學生校內的學生公寓均已安裝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