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2021年保送生招生專業介紹)
歐洲語言文化學院
保加利亞語專業
北京外國語大學保加利亞語專業成立于1961年,是我國人才培養層級最齊全的保加利亞語教學單位,2019年獲批進入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
本專業教學科研能力強,長期聘請保加利亞專家執教,設有學科方向課程,致力于培養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復語型高級人才,與保加利亞多所大學建有校際合作關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均有機會公派或自費赴對象國留學。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職于國家部委、高校、研究院所、新華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單位。
荷蘭語專業
荷蘭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西支,是荷蘭、比利時和南美洲蘇里南的官方語言,與英語和德語較為接近。
中國最早于2003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荷蘭語專業。本科學制4年,由中外教師共同執教。除語言技能課,也開設了文學和翻譯及跨文化研究的培養方向課程。本專業強調學生的英語能力,學生也可自行選擇其它雙學位課程和輔修課程。
北外與荷蘭萊頓大學和比利時根特大學均簽有合作協議,部分學生在讀期間可享受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赴對象國交換學習。
荷蘭語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方向為國家部委、企事業單位,主要從事外交、商貿、對外文化交流和科研等領域的工作。
捷克語專業
捷克語是捷克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西斯拉夫語支。北外捷克語專業1954年創立,是新中國最早設立的非通用語本科專業之一。形成了涵蓋本、碩的教學層次。現有專職教師5人(含外籍專家1人),高級職稱1人,擁有捷克語言碩士點。與捷克查理大學,帕拉茨基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本科學制4年,兩年一招,培養具備扎實的捷克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技能,同時掌握對象國和地區的文化、文學、政治、歷史等相關知識,能從事外交、經貿、教育、文化交流、新聞出版等工作人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為國家各部委機關,新聞媒體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等。
瑞典語專業
中國最早開設的瑞典語專業,已有60年歷史,專業建設成熟。至今保持四年一招,教學上精耕細作。瑞典是北歐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在歐盟中扮演重要角色。宜家家居、沃爾沃汽車、H&M、利樂無菌磚等瑞典品牌深入我們的生活,中瑞兩國交流非常緊密。瑞典語專業除了扎實的語言教學外,還開設多種方向課程,充分拓展學生興趣,為將來就業或深造打下堅實基礎。與世界名校瑞典隆德大學有校際交流協議,本科階段有機會赴瑞典學習一個學期。
塞爾維亞語專業
塞爾維亞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南部斯拉夫語支,是塞爾維亞共和國的官方語言,同時也用于克羅地亞、波黑、黑山等前南斯拉夫國家。北外塞爾維亞語專業設立于1963年,是全國最早開設的塞語教學點。通過科學、系統、專精的教學活動,為國家外交、經貿、文化、新聞、安全等領域培養外語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一流人才。同時,本專業開展與塞爾維亞相關的全方位學術研究,并通過文學翻譯等文化活動,促進中塞兩國的人文交流。
希臘語專業
希臘語屬印歐語系希臘語族,是希臘和塞浦路斯的官方語言。
北京外國語大學希臘語專業創建于2005年。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希臘語語言基礎,有比較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能在外交、外事、經貿、文化、新聞、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復合型、復語型人才。
目前希臘語教研室共有4名中教、1名希臘專家和1名客座教授。與希臘多個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國際交流頻繁,與希臘雅典大學、薩洛尼卡亞里士多德大學、約阿尼納大學、伯羅奔尼撒大學等建有校際合作關系,學生在校期間均有機會公派或自費赴對象國留學深造。
本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為部委、高校,以及部分有希臘語人才需求的央企國企,主要從事外交、經貿及文化交流工作。
匈牙利語專業
匈牙利語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是匈牙利的官方語言。本專業是我國設立最早、擁有全國唯一匈牙利語語言文學碩士點的教學單位。我專業為歐洲語言水平考試中心授權考點,學生可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級別國際匈牙利語語言水平證書。北外匈牙利語專業現有副教授3人,講師1人,并長期聘有匈牙利籍文教專家。匈牙利語專業學生跨學科門類輔修其他專業的,課程成績合格,學位論文通過答辯,畢業后可獲得一個學位證書,學信網可標注該專業輔修專業。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匈牙利羅蘭大學、匈牙利巴拉什學院、佩奇大學等有著長期密切合作關系。學生在校期間均可公費或自費赴匈牙利留學深造一年。近年來,各大高校、大型國企或民營企業對于該專業畢業生需求不斷增加,畢業生的主要去向為外交、經貿、新聞、文化、科研等領域。
意大利語專業
北外意大利語專業創建于1962年,是全國唯一國家級雙一流學科建設專業,擁有意大利語言文學碩士點、翻譯碩士(MTI)點和全國唯一博士點。本專業著重培養學生語言技能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同時注重文化素養的全面提升,完善知識結構,拓展國際視野,傾向復合型人才培養,使畢業生具有明顯語言優勢和社會競爭力。就業方向有:外交部、商務部等國家部委,新華社、央視等新聞媒體,國家重要涉外部門,中國銀行等央企、國企,教學科研機構,中外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