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招生亮點(“2+6+7+X”!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亮點)
2020年招生亮點
人工智能專業強勢升級
引領人工智能卓越人才培養趨勢
去年首次招生的人工智能專業,今年升級為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試點班),面向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重大需求,探索人工智能基礎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應用高端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交大人工智能專業由世界人工智能領域知名專家、圖靈獎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親自掌舵,學院七個一級學科及圖靈研究中心提供最優質的師資保障,借鑒卡耐基梅隆、康奈爾和斯坦福等大學的課程體系,重視人工智能與計算機、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醫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畢業時成績優異的學生,可優先進入“吳文俊人工智能榮譽博士班”,與國外頂尖大學進行聯合培養。
學院已在新一代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芯片與架構、智能無人系統、醫療健康大數據智能分析等方向上形成了鮮明特色。建設多個人工智能創新研究基地:人工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唯一以人工智能命名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與寧波市政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與蘇州市政府共建“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與商湯科技共建清源研究院,校企合作開展引領行業的研究,培養高端科技人才。
交大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試點班)在人工智能領域擁有一大批具有影響力的校友,在人工智能的舞臺上發揮著引領性的作用,諸如商湯科技徐立、依圖科技林晨曦、第四范式戴文淵、云天勵飛陳寧、流利說胡哲人、觸寶科技王佳梁等,校友們與學校一起,校企協同聯合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卓越人才。
聯合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核工程與核技術首次定向招生
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作為當前國家重大戰略緊缺專業,今年將在部分省份首次開展定向招生,聯合中核集團,定向培養具有核能應用知識,熱愛核能應用技術的優秀本科人才。中核集團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國家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主力軍。定向生在讀期間,中核集團將深度參與學生培養,同時也會為同學們提供學費、住宿費等一系類優厚支持。
海洋科學專業
助力海洋強國建設
做暢游藍色空間的追夢人
2019年,為落實國家“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上海交通大學與自然資源部聯合成立海洋學院,學院擁有強大的國際化師資團隊,包含六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以及一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以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及技術等學科方向為基礎,以建設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創新基地、領軍人才集聚高地為目標,培養全球海洋科學與技術拔尖人才。今年正式開設海洋科學專業,研究領域涵蓋海洋科學,如物理、化學、生物和地質海洋、氣候變化等;海洋技術,如兩棲飛行器、深海機器人、智能浮標;人文海洋,如海洋環境與資源可持續利用,海洋法、海洋經濟、海洋管理等。
二十一世紀是海洋的世紀,從南大洋到北極圈,海洋學院的研究足跡遍布七大洲、五大洋,并將在國家建設海洋強國的時代背景下,“走向海洋”,投身海洋科學研究事業,暢游藍色空間,探索發展前景無限、神秘而充滿樂趣的海洋研究領域。歡迎熱愛海洋事業的同學們報考。
行政管理專業優化研究方向
培養未來的政治家、外交家
我校行政管理專業,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位列A類,2019年躋身QS全球100強,位居全國高校第四,學科實力穩步提升。今年進一步優化研究方向,結合全球政治、政府管理以及特大城市發展、公共政策等社科研究要點,并且以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國際應急治理研究院等20個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為依托,將專業分為政治與公共行政和城市管理兩個方向,培養中國未來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城市治理頂尖人才。
國際化合作辦學特區
新生獎學金計劃重磅推出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國際化辦學特區,交大密西根學院和巴黎高科學院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打造極具國際化特色的本科生培養體系,以全球頂尖大學的高水準教學、研討、實踐等激發學生無限潛力,成就更為精彩的未來。
交大密西根學院2014年獲得國際教育最高榮譽獎。機械工程和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正式通過國際權威ABET認證。學院擁有跨學科多元教育學習體驗,升級打造國際化新工科學習平臺,培養開創型創新型國際人才。提供全球范圍內的本科雙學位項目、全球學位通(本碩連讀)項目等等。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被中法兩國政府評為“中法大學合作優秀項目”。近年來本科生直升比例達90%以上。完成所有學業要求的學生可獲得:上海交大學士學位(學歷)、上海交大碩士學位(學歷)、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認證的法國工程師文憑。
今年,密西根學院和巴黎高科學院在繼續優化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又重磅推出了新生獎學金計劃,提供豐厚獎學金,今年被錄取的新生都將有機會獲得,希望更多有相關志向的同學們報考。
醫學院聚集優質臨床資源
合力培養有靈魂卓越醫學創新人才
醫學院持續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基地建設,依托臨床醫學學科連續三輪學科評估穩居全國第一的優勢,致力于以轉化醫學理念為內涵的“卓越醫學教育”體系建設,以塑造高素質精英、培養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為目標,不僅注重醫學知識傳授,更注重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科研思維和職業素養。通過不斷實施PBL、CBL、RBL教學方法改革,實現了臨床各學科間知識有機整合,基礎與臨床醫學知識的整合,理論授課與臨床實踐的整合,醫學知識與醫學人文的有機結合,打造“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并榮獲2018年教育部國家高等教育成果一等獎。
醫學院一直以來堅決貫徹“人才強院”的主戰略,切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師云集、人才薈萃。擁有一批國內著名的醫學專家和學者,共有兩院院士1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積極參與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各附屬醫院不斷提升診療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能力?,F共有13所附屬醫院,其中8所綜合性醫院、5所??菩愿綄籴t院。覆蓋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學術氣氛濃厚,是全國臨床教學資源最豐富的醫學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