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介紹
中國海洋大學自2014年開始招收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2015年開始招收法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在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和海外優質資源引進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2020年中國海洋大學新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四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各專業概況詳見下表。
專業 | 海洋科學 | 法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 |
所在學院 | 海洋與大氣學院 | 法學院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海德學院 |
合作院校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 |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 英國赫瑞-瓦特大學 |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 |
辦學實力 | ?歷史悠久的國際知名院校 | ?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美國最負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之一 | ?位居全球前2%的頂尖學府 | ?世界排名前1%的一流大學 |
?海洋類學科澳洲排名第一 |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85位 | ?英國第八古老的高等學府 | ?著名的澳大利亞“八所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 | |
?距離南極僅有2500公里,在研究南極科學領域有重大的貢獻 | ?羅杰斯法學院在全美法學院排名中位列前50 | ?世界上第一所機械工程學院,是國際公認的科學、工程和商務高水平科研中心 | ?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80位,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06位 | |
培養模式 | “4+0”或“2+2” | “3+1” | “4+0”或“2+2” | |
選考科目要求 |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 | 不提科目要求 |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 | 生物技術:物理、化學、生物(3門科目,考生選擇其中1門即可報考);食品科學與工程:物理、化學(2門科目,考生選擇其中1門即可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該科目方可報考) |
培養目標 | 國際海洋科技人才 | 高端涉外法律人才 | 計算機和機器人國際化復合型人才 | 既具有國際視野又立足中國本土的創新人才,強化智能數據分析基礎、突出海洋與國際化培養特色 |
國內學費標準 | 52000元/年 | 70000元/年 | 70000元/年 | 60000元/年 |
國外學費標準 | 約30,000澳元/年 | 約36,000美元/年 | 約19,400英鎊/年 | 生物技術:約38,500澳元/年;食品科學與工程:約38,500澳元/年;數學與應用數學:約41,000澳元/年 |
雙學位培養 | “2+2”模式,后兩年在塔斯馬尼亞大學繼續學習,符合兩校畢業要求,可同時獲雙方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 “4+0”模式,通過課程互認,滿足雙方學分要求和畢業條件,將同時獲得雙方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 “3+1”模式,最后一年在赫瑞-瓦特大學繼續學習,符合兩校畢業要求,可同時獲雙方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 “2+2”模式,后兩年在阿德萊德大學繼續學習,符合兩校畢業要求,可同時獲雙方院校頒發的學位證書。 |
咨詢電話 | 0532-66782083、85901702 | 0532-66787313 | 0532-66786515、66781729 | 0532-66782331 |
備注 | 1.國外學費標準參照2020年入學標準,實際繳納以當合作院校官方網站當年公布為準; 2.選考科目適用于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其他省份除法學專業文理兼收外,均只招收理工類考生。 |
附:專業詳細介紹
●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 Marine Science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專業是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涉海專業之一,在歷次海洋科學學科評估中均排名全國第一。2019年入選教育部“雙萬計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在2018年和2019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位列國內第1名、全球第6名。
依托中國海大海洋科學專業,本著“強強聯合”的原則,2014 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中國海洋大學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開辦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這也是國內第一個海洋科學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項目。
在海洋領域,塔斯馬尼亞是澳大利亞海洋科技中心,是南極科考的門戶。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與南極研究所(IMAS)在南極科學研究領域有重大的貢獻,其海洋學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評選為全球前30強。
本專業充分結合中國海大和塔大的專業特色,培養國家海洋事業所需的具備創新性、復合型、有擔當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專業由中塔雙方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師資分授課程,使學生受到1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
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體系充分吸收了中國海大長期積淀的優秀課程體系內涵,在強化數學、物理基礎的同時,引進了8門外方課程,涵蓋氣候、物理、生物、化學等多個層面,培養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寬度。
學校為本專業配備了國內最好的海洋科學師資力量。現有教師80余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泰山學者3人。擁有海洋學國家級教學團隊、4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引進課程由塔斯馬尼亞大學最優秀的教師全英文授課,他們根據學生的語言和知識基礎,精心準備了教案,采取學生易懂的方式上課,讓學生在國內接受國際化體系培養,全面系統的學術英語和專業教育,體現了中外合作辦學的特色。
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提供4+0和2+2兩種可選培養模式。學生前兩年在中國海洋大學學習,后兩年可以選擇繼續在海大學習或進入塔斯馬尼亞大學學習(即2+2培養模式)。符合塔斯馬尼亞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學業要求的可同時獲得兩校頒發的雙學位證書。赴澳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將獲得榮譽學士學位,并可以爭取直接進入博士項目。
經過5年多的發展,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碩果累累。5年來,專業招生人數逐年增加,目前在校生400余人。截至目前,已有4批85人到塔斯馬尼亞大學學習。2018、2019屆畢業生中,30余人獲得塔大榮譽學士學位。畢業升學率超過50%,廣大學子獲得了國內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機構繼續深造的機會。相關院校包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院校。涉及多個專業方向,包括地球科學(海洋科學)、物理海洋學、海洋生物與生態、環境科學、海洋管理和經濟類等。項目鮮明的國際化辦學特色,得到了中澳兩校、學生、家長以及其他社會單位的高度認可。
隨著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推進,國家對海洋專業人才,特別是具有國際化視野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的學子必將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如果你有志于為國家海洋大發展添勁助力,歡迎加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本專業要求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或對數學、物理有良好的興趣,如果你是那個對的人,歡迎報考!
●法學(中外合作辦學) Law
法學(中外合作辦學) 專業系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經教育部批準與美國高校聯合舉辦的法學本科階段雙學位合作辦學項目,系中國海洋大學與美國百強大學之一亞利桑那大學的強強聯合,由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與美國法學院排名前50的亞利桑那大學羅杰斯法學院合作運行開展。
項目通過教授中美兩國的法律制度,培養既通曉國內、國際法律規則,又具備熟練英語溝通能力的高端涉外法律人才。項目學制四年,由中外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中外教師聯合授課。通過課程互認,完成雙方學業要求的學生將同時獲得中國海洋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和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文學學士學位(法學方向),中國海洋大學畢業證書上備注“中外合作辦學”字樣。學生經選拔可通過赴美交流的形式完成部分學業,也可以全程在海大完成美方課程學習并獲得雙方學位。
項目培養方案科學,師資力量雄厚,既完整保留中國本土的法學知識教學體系,又引入了原汁原味的美國法學教育理念和方法精華。項目為學生提供多樣的法律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法律實踐能力和英語溝通能力。此外,依托法學院與國外20多所高等院校法學院和法律研究機構建立的合作伙伴關系,學生可以獲得不同層次和不同方向的出國深造機會。近年來,以本專業學生為主的法學院代表隊在國際海洋法模擬法庭比賽、國際刑法模擬法庭比賽以及國際人道法模擬法庭比賽中都取得了佳績,體現了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的高質量。
2019年的首屆77名畢業生中,國外升學32人,占比41.6%,其中包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北大學、喬治城大學等頂尖院校,另有13人被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知名法學院錄取為研究生。
核心課程及特色課程:法理學與法律職業倫理、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與國家結構、民法學、行政法學與政策治理、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American Common Law System I (美國普通法I:財產法和侵權法)、American Common Law System II (美國普通法II:合同法)、American Procedure(美國程序法)、American Public Law (美國公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美國知識產權法)、Business Organizations(美國商業組織法)、International Trade Law (國際貿易法)、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ransactions(國際商事交易法)、Legal Writing & Research(法律寫作與研究)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 Compu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為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創新培養模式,拓寬人才培養途徑,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經教育部批準,2020年中國海洋大學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合作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本科教育項目,采用“3+1”培養模式,中國海洋大學畢業證書上備注“中外合作辦學”字樣。
辦學特色:一是雙學籍、雙學位。錄取的考生入學注冊后同時具有中國海洋大學和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學籍,享有兩校的權益,接受兩校的管理,完成學業后獲得兩校的學位;二是國際化培養。在中英兩國學習,前三年在中國海洋大學學習,第四年在赫瑞-瓦特大學愛丁堡校區學習,專業核心課程為全英文授課。
培養模式:中國海洋大學和赫瑞-瓦特大學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師資分授課程、互訪交流,學生完成全部課程并達到培養方案要求后,學生畢業可獲“雙文憑”,即符合畢業要求的學生將獲授中國海洋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畢業證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工學學士學位證書,及英國赫瑞-瓦特大學機器人專業榮譽工學學士學位(Bachelor of Engineering with Honours in Robotics)。
學費:前三年在國內學習,學費每生7萬元/年;第四年在英國學習,按照英國赫瑞-瓦特大學當年的國際學生標準繳納學費[參照2020年9月入學標準本科生學費19,400英鎊,按照2020年英國簽證和移民局的官方建議標準,愛丁堡地區生活費標準為9135英鎊每學年(9個月)],同時向海大繳納注冊費。
培養目標:面向國家海洋戰略需求,結合地方先進制造行業優勢,培養具有良好的工科科學素質,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機器人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國際視野,“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能夠從事計算機和機器人軟硬件系統設計與開發的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智能機器人學、計算機網絡、電氣電子工程導論、電子設計實踐、軟件開發1-3、機器人學導論、機器人學集成小組項目1-2、機器人系統科學、硬件-軟件接口等。
畢業去向:學生自主擇業,可進入各類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部門,從事計算機、機器人軟硬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也可報考國內碩士研究生,或申請進入赫瑞-瓦特大學等國外一流高校繼續深造。
海德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海德學院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合作共建,教育部根據《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批準設立的非獨立法人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許可證編號:MOE37AUA02DNR202078N),該學院隸屬于中國海洋大學,辦學地點設在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
立足于中國海洋大學“通識為體、專業為用”教育理念和國外先進的教育資源,結合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各自教育優勢,實施中外合作的培養模式,強化信息及數據分析基礎、突出海洋和國際化特色,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復合型創新人才,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推進學校“雙一流”大學建設。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創辦于1874年,坐落在南澳大利亞州阿德萊德市,是澳大利亞歷史上的第三所大學,澳大利亞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盟校成員,被評為澳大利亞五星級大學。近年來,該校一直位于世界大學1%范圍之內,2020USNews全球大學排名80,2019-2020QS世界大學排名106,2019-2020年THE世界大學排名120,2019ARWU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150。學校現有教職工3400人,有在校生約21000人(其中本科生約16000人、研究生約5000人),有來自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7800多人,國際學生比例超過30%。截止2019年,阿德萊德大學共培養出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08位羅德獎(Rhodes)獲得者,新加坡有兩位總統畢業于該校。阿德萊德大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放入自然環境中由遺傳控制的有機體、世界上第一個可視計算機芯片、世界上第一個汽車可視電話,并訓練了澳大利亞第一位宇航員。
阿德萊德市是澳大利亞第五大城市,也是南澳大利亞州首府。自1986年開始,山東省就與阿德萊德大學所在的南澳大利亞州成為姊妹省,2013年,青島市與阿德萊德大學所在的阿德萊德市成為了姊妹城市,國際教育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奠定了良好的地域和人文基礎。自1960年起,阿德萊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文藝節。阿德萊德連續多年位列全球最宜居城市榜單前十位。阿德萊德以其多元的文化景觀、經典的建筑風格和獨特的城市規劃而聞名于世。中央商務區四周環繞著公園,風景如畫、欣欣向榮的環境是很適合學子的生活和學習場所。此外,與澳大利亞其他許多首府城市相比,阿德萊德的生活成本更低。在英國《經濟學家》周刊信息部發布的“2016年世界最適宜人類居住城市”榜單中,阿德萊德位列第5。
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外合作辦學)三個專業的本科生可采取“4+0”、“2+2”及“3+2”模式完成學業,“4+0”模式是4年全部在海大就讀,學業完成后,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將獲得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2+2”模式是2年在中國海洋大學就讀、2年在阿德萊德大學就讀,學業完成后,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可獲得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阿德萊德大學的理學榮譽學士學位證書。“3+2”模式是3年在中國海洋大學就讀,2年在阿德萊德大學就讀,修滿學分,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可獲得中國海洋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和阿德萊德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證書。
在“2+2”培養模式下,三個本科專業在后續修讀阿德萊德大學碩士專業時,可以進行相關碩士專業的選擇;符合澳洲榮譽學士學位要求,可以在榮譽學士畢業后直接申請博士或可免考雅思托福直接申請海外大學碩士。
對于選擇“2+2”模式繼續攻讀碩博學位或“3+2”模式攻讀阿德萊德碩士學位的學生,可申請的專業范圍廣泛,數學專業的學生可以申請計算機、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相關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可以申請食品、營養科學等相關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可以申請生物大類相關專業。
海德學院將引進國際先進辦學經驗和教學資源,采用國際先進的高等教育模式和管理標準,按雙方認可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質量評估標準進行運作和考核,阿德萊德大學將參與海德學院所有專業的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管理與教學服務,雙方共同保障課程的質量。根據協議,中國海洋大學從阿德萊德大學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占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阿德萊德大學將派遣資深專業教授來中國海洋大學授課,擔負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占全部課程和全部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以上;雙方教師還將合作共建課程,采用中、英雙語授課。
學院開設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外合作辦學)3個本科專業。
學生在中國海洋大學學習期間,收費標準為60,000元/人·年。
學生在阿德萊德大學學習期間,按照阿德萊德大學的標準繳納學費。阿德萊德大學學費以當年官方網站公布和錄取通知書為準,以2020年學費為例(參照2020年6月5日匯率標準):
生物技術:$38,500/學年,約合人民幣191,000/學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38,500/學年,約合人民幣191,000/學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41,000/學年,約合人民幣203,000/學年。
在阿德萊德大學學習并符合申請獎學金條件的海德學院學生可申請該校的獎學金。
●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Biotechnology
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學生具備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方面扎實的知識和理論基礎;重視應用基礎研究和科技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培養學生運用生物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在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等領域有較強的定量研究能力,從而具備一專多能的跨學科整合能力;為本科生進行碩士、博士研究深造、以及在生物研究、教學、企業或管理行業就職打好基礎。阿德萊德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專業QS2019全球學術排名91位。
●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學生在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食品化學、食品工程等方面具備扎實的知識和理論基礎;注重食品機械與設備、現代儀器分析和食品檢驗方面的實驗訓練;重視食品營養學、食品安全與衛生學等專業知識教育;發展海洋食品開發、海洋生物資源精深加工技術的校本特色,培養能夠勝任食品科學與工程及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實踐、教學和管理等崗位的復合型人才和海洋特色食品產業的卓越人才。阿德萊德大學工程科技專業QS2019全球學術排名76位。
●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外合作辦學)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促進數學建模、數據分析、數學和統計軟件應用等方面基礎訓練和良好的科學研究訓練;重視培養學生具備運用數學和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能夠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具有較強的持續學習能力和和跨學科的整合能力,未來從事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決策管理、軟件開發等工作的復合型創新人才。阿德萊德大學數學專業QS2019全球學術排名8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