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學2020年綜合評價招生——“智能與系統”理工復合自動化創新班
一、簡介
“智能與系統”理工復合自動化創新班依托青島大學自動化學院自動化專業和系統科學學科共同舉辦,將自動化專業和人工智能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學科深度融合,以理工綜合專業人才為主要培養方向,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與交叉學科特征,要求學生不僅系統掌握自動化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掌握扎實的數理基礎知識和理論方法,具有系統的理性思維和較高的科學素養,掌握基本的系統分析方法和解決實際領域問題的技術和能力,同時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道德品質,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一流本科專業、省級特色專業、校級品牌專業,獲批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山東自動化專業省級教學團隊。自動化系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控制工程”領域工程碩士點、“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山東省重點學科、“工程學”山東省一流學科。“自動化”本科專業、“控制工程”工程碩士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系統科學由青島大學復雜性科學研究所承辦,是青島大學優勢學科,連續三次教育部學科評估進入全國系統科學學科排名前十名,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特色重點學科、山東省雙一流建設學科。復雜性科學研究所由張嗣瀛院士于1999年創建,是設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的全國“系統復雜性研究中心”的組成單位之一。目前學科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博士點和碩士點,擁有具有學科領域具影響力的全國性學術刊物《復雜系統與復雜性科學》。
理工復合自動化創新班堅持“寬口徑、厚基礎、重能力”的培養原則,培養獨立從事自動化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應用研究以及工程項目分析、設計與開發的專業能力,突出系統科學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術應用培養方向,使得學生具備系統科學基本理論與方法、跨學科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成為在國民經濟各行業的自動化工程及相關技術領域從事運動控制、過程控制、測控技術與網絡、制造系統自動化、自動化儀表和設備、電力電子技術、機器人控制等方面的設計、開發、維護、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可在高新技術、金融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政府機構從事整體系統分析、數據、模型、政策制定等技術、研究或管理工作。理工復合自動化創新班還為學生在系統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科研和應用領域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招生計劃:30人
三、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自動化專業人才,具有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國際視野、組織溝通能力、創新精神,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自動化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掌握扎實的數理基礎知識和理論方法,具有系統的理性思維和較高的科學素養,掌握基本的系統分析方法和解決實際領域問題的技術和能力。
四、培養模式: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的基礎理論,掌握的專業知識。畢業生應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包括:
(1) 崇尚科學,熱愛科學,具備良好的自然科學基礎,掌握系統扎實的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熟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能夠獨立從事自動化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應用研究,具有工程項目分析、設計與開發的專業能力;
(3)能夠解決自動化領域復雜工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具有科學的思維方法,具有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掌握系統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系統思維范式,能利用系統分析方法研究處理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生物生態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問題,從事整體系統分析、數據、模型、政策制定等技術、研究或管理工作;
(5)熟練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熟練使用計算機語言及應用軟件,具備獲取相關信息以及編程計算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英語,能夠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具備基本的英語寫作能力,并能運用英語作為學習和工作工具,獲取和處理英文信息;
(7)掌握社會經濟系統、動態控制系統、生物與生態系統、腦科學、無人駕駛系統等領域的相關知識和研究方法
(8)具有系統科學專業實踐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動力學分析、多主體模型、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以及計算機數值分析與模擬技術等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解決各領域中的實際問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