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選拔培養的中國海大方案 ...
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中國海洋大學作為全國36所試點高校之一,于今日發布了《中國海洋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積極探索實現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有機統一的人才選拔和培養模式。
1924年中國海洋大學立校伊始,校綱就開宗明義地提出:本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宏材應國家需要為宗旨。服務國家戰略,招收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是強基計劃的指導思想和原則,也是中國海洋大學不斷探索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選拔和培養目的。
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生物科學專業。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唯一一所綜合性海洋大學,學校的生物科學專業源于1930年5月國立青島大學時期創設的海邊生物學,是我國最早從事海洋生物學教學與科研的單位,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創新人才培養試驗區。專業依托國家級重點學科,強化生物科學基礎教學,凸顯海洋特色,構建特色鮮明的教學體系。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強大師資團隊和“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等多個重點實驗室和教學科研平臺,以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基礎扎實、勇于創新的拔尖人才為目標。
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計劃數為30個,面向13個省(區、市)招生。學校立足專業實際,綜合考量生源區域分布和社會公平性,2020年將面向北京等13個省(區、市)開展強基計劃招生,未來年份將做動態調整。
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對象為“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有強烈的生物科學專業興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符合專業招生體檢要求,并有志于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應屆畢業生”。招生對象包括兩類考生。第一類考生為高考成績優異的考生,要求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2020年所在省劃定的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對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參照該省份確定的部分特殊類型相應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執行,下同)上40分(高考滿分非750分制的省份按高考滿分*40/750,四舍五入折算后確定);第二類考生為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對于高中期間獲得全國中學生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獎勵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2020年所在省劃定的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可直接獲得入圍學校考核資格。
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將基于統一高考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綜合評價。中國海洋大學將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分省招生計劃數的4倍確定參加學校考核的考生名單(第二類考生符合相應條件可直接獲得學校考核資格)。學校考核包括面試和體育測試兩部分,其中面試將圍繞學生的理想信念、專業志向、學科能力、綜合素質和責任擔當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考察。學校會根據考生高考成績、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按考生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進行錄取。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被學校強基計劃正式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本省(區、市)后續高考志愿錄取,直接投檔至中國海洋大學;未被錄取的考生可正常參加本省(區、市)后續各批次志愿錄取。
中國海洋大學強基計劃將繼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將對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進行單獨編班,配備一流的師資,提供一流的學習條件,創造一流的學術環境與氛圍。實行導師制、小班化、國際化和本-碩-博銜接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按照“3+2+4”三個階段進行本-碩-博銜接培養,3年通識教育、學科教育和科研訓練,2年研究生專業教育和科學研究,4年博士培養。在高水平導師指導下,早進科研團隊、早進實驗室、早參與課題研究。同時,實行階段性考核和動態進出機制,由學院在不同學習階段組織多次考核,在充分考察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培養潛力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流和補入,確保人才培養效果。
結合教育部有關政策,符合標準的學生可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優先選拔出國完成博士學位;學校將設立“強基”專項獎學金和“出國(境)訪學獎學金”,以獎勵表現突出的學生,支持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學校還會建立強基計劃學生“大學成長檔案”,全方位跟蹤學生成長情況;多途徑激勵優秀師資參與強基計劃學生培養工作。
作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立德樹人、謀海濟國是中國海洋大學承擔的重要歷史責任。學校將始終謹記“海洋強國”的藍色信念,著眼國家海洋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發揮基礎研究引領作用和海洋高新技術支撐作用,依托強基計劃,造就更多國家海洋事業的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肩負起經略海洋中流砥柱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