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2020年藝術類招生簡章
學校代碼:13982(國標)、1806(江蘇省)
學校全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
辦學性質:民辦普通本科教育 獨立學院
招收類型:全日制普通類高等學歷教育
辦學層次:本科
一、學院概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成立于2002年,是經教育部批準、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的獨立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持續快速、高質量發展為濱江學院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學院新校區位于無錫市錫山大道333號,毗鄰錫東新城核心區,距離無錫高鐵東站、地鐵2號線僅1公里,地理位置優越,風景優美。新校園占地總面積1101畝,建筑總面積30.65萬平方米,是一所現代化的智慧校園、生態校園、人文校園和低碳校園。學院現有在校生近1萬人。
學院契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建有南信大無錫研究院和無錫研究生院,設有物聯網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大氣與遙感學院、理學院、商學院、人文法政學院、傳媒與藝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等11個二級學院,43個本科專業(含方向),覆蓋理、工、文、管、經、法、藝等七大學科門類。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現有專任教師595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70人、占45.4%,博士化率達42%(其中專業課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超過80%)。專任教師中有國家級特聘專家、省特聘教授、省“333”高層次人才、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省雙創博士等高層次人才63人。
學院注重科學研究,不斷提升科研水平。學院教師先后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及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共492項;教師發表高質量科研論文580余篇,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1項、省哲社優秀成果獎1項。學院擁有“江蘇省物聯網設備超融合應用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級科研平臺。
學院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建有百余個實習實訓基地,與無錫市30余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學院新建華為ICT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實訓基地、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錫臺學院等7個產教融合實體,其中金匱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成功獲批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是全省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獨立學院。
學院堅持“夯實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的辦學理念,以“技能型、精英型、國際化”人才培養為導向,構建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體系。近三年,學院學生在挑戰杯、“互聯網+”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創業及學科競賽中獲獎200余項。考研升學率穩居同類院校前列,2019屆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上線率達19.96%、錄取率近14%,眾多優秀學子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錄取。學院與美國、英國、港澳臺等多所境外高校簽署合作協議,為廣大學生提供出國、出境交流學習和深造的機會,部分優秀學子被北卡羅來納大學、伯明翰大學、悉尼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錄取攻讀研究生。建院以來,學院已培養畢業生3萬余人,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一大批學生考取國家公務員,或被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國企、事業單位錄用。
學院先后獲得江蘇省首批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試點高校、江蘇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標兵、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全省共青團工作先進單位,以及教育部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優秀成果特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獎”等榮譽。
二、傳媒與藝術學院介紹
傳媒與藝術學院設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包含交互媒體與電子競技兩個專業方向,擬設立新專業藝術與科技。專業辦學通過采用“國際化特色+工作室制+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在近年來不斷獲得社會及行業內的辦學認可與豐碩的辦學成果。根據專業人才培養與建設總目標與方針,采取了“國際教學研究”+“特色教學實踐”雙向循環的數字媒體藝術國際化人才培養TAPF創新體系模型,專業辦學的先進理念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傳媒與藝術學院實驗室包括可承接國內外專業賽事的電子競技館、數字攝影棚、數字錄音棚、畫室、視聽室、影視后期機房、CG機房等。實驗平臺已建成一幢區域先進的電競實驗基地,可同時容納100人,滿足國內中型電競賽事的舉辦要求,還可承辦內場綜藝節目、攝影展等活動。在數字攝影棚與錄音棚建設方面,結合專業方向,建設直播、導播中心,場館舞臺對面設置控制室,不僅全部配備先進的解說直播間、導播間、機房等,還為專業建設提供最真實的教學條件。可現場拍攝及后期制作、直播轉播、可現場制作各類節目視頻,致力于將賽事、活動、綜藝節目等,通過專業的策劃包裝成為數字影視專業服務的專業實踐平臺。
學院借鑒與引進國外藝術學院工作室培養模式,建立以導師為核心的工作室制度。將導師工作室制和以賽促學的教學機制有機融合,構建“以展賽促教學、以展賽促科研、以展賽促創新”的創新、創業、創作“三創并舉”的人才培養機制。展賽教學成果顯著,學生多次在國內外的展賽中獲獎。同時建成中國、歐洲、英國等多國教授、設計師、專家共同組成的國際教育教學平臺。
根據數字媒體專業特點,組建了理論型和教學性兩個團隊。理論型教師主要承擔數媒專業相關理論課程的授課,例如視聽語言、藝術概論、數字媒體導論、電子競技概論等;實踐型教師主要承擔課程中實踐環節的授課,例如游戲原畫設計、網頁設計基礎、UI設計創意、流媒體技術應用、游戲程序設計、電競節目編導、電子競技賽事運營與管理、自媒體建設與運營等。部分教師具有交叉性學科背景,可以滿足數字媒體專業具有交叉性的需要,且有較多的實踐經驗,教師專業結構合理,符合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的專業構成要求。
學院通過“高校+企業+政府”的多方聯合培養模式的實施,為校企合作成果提供新思路,同時輻射和擴大示范影響力,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培養國際視野人才,促進江蘇省的教育發展,服務社會、促進文化產業發展。于2016年參加華為SI3.0店面形象視覺項目,與國際上多個團隊競爭后中標,全程參與制作了宣傳視頻,在全球52個國家的新聞發布會上播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與完美世界教育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共建數字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院,在人才培養、師資培訓、項目引進、課題研發和成果轉化等多個環節進行深度校企合作。同時以電子競技專業為主要合作點,聯合培養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電競編導方向學生,從課程研發、實習實訓、電競項目實踐到就業等多個環節培養電競精英人才。
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介紹
本專業教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各種數字媒體制作軟件,培養較好的藝術鑒賞能力和一定的設計實踐應用能力,應用新的數字媒體創作工具從事平面設計、交互設計、數字攝影攝像、數字視頻剪輯與后期、網絡媒體制作、電子競技內容制作、虛擬現實、游戲設計與制作、動畫制作、數字產品設計和數字化景觀設計等方向的專業技術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字媒體藝術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通過理論課程與實訓課程融合教學、工作室實踐訓練、校企合作實習錘煉,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理論并熟練應用各種數字媒體制作軟件,能跨界從事平面設計、交互設計、網絡媒體、游戲和動畫制作、數字視頻編輯、電子競技、虛擬現實等領域的創作與管理工作。
主要課程:計算機編程基礎、數字媒體導論、傳播學、藝術概論、素描、色彩、設計原理、視聽語言、二維專業軟件、視覺傳達、數字攝影與攝像、藝術創意思維、三維專業軟件、用戶體驗與心理、電競節目編導、電子競技賽事運營與管理、界面設計、交互設計、三維高級應用、虛擬現實技術、計算機游戲藝術、計算機游戲開發等。
四、收費標準
學費:藝術類專業16500元/年·人;住宿費每人每年1500元。(注:以上收費標準如有變動,以江蘇省物價部門最新批復為準。)
五、招生計劃
具體招生計劃以各省(區、市)招生主管部門正式公布為準,考生也可登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主頁(http://www.bjxy.cn)查詢。
六、錄取規則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只認可各省(區、市)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考生須根據所在省(區、市)的相關規定參加該省美術類專業統考并成績合格,其中江蘇籍考生的七門必修科目測試等級中D級不能超過三門(技術科目測試不合格視為D級)。
2.對文化分和藝術專業分均達到所在省(區、市)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學校根據各省規定調閱檔案,參照考生志愿和“分數優先”錄取原則,按照文化分與專業分之和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專業志愿之間無級差,最后的錄取信息以該省招辦公布的為準。
3.新生入學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按照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進行新生資格審查和身體健康狀況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根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七、學院地址及聯系方式
地 址: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大道333號
郵 編:214105
學院網址:http://www.bjxy.cn
咨詢電話:0510-88532333(招生辦公室)
0510-80560191(傳媒與藝術學院)
0510-80560007(監督投訴)
八、附則
1.本簡章根據教育部及江蘇省教育廳相關文件制定,適用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如有與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相悖之處,則按上級文件精神執行;如教育部、江蘇省有關政策進行調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也將根據最新政策作相應的調整。
2.本簡章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招生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