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學院2016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專業介紹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
本專業為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本科專業,具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2015年專業通過了全國工程教育認證。
【培養目標】本專業通過各種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具備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經濟管理基礎、計量意識和外語綜合能力,掌握測控技術與儀器及相關領域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技術,能夠在測控技術與儀器、計量測試及相關領域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經營管理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畢業后能達到:(1)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知識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知識進行測控系統、智能儀器儀表、計量測試系統和精密儀器等方面的研究、設計與開發工作;(2)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3)具有良好的溝通、交流技能,能在團隊中發揮作用;(4)能夠提升和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主干課程】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力學、電路與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自動控制理論、微機原理與應用、傳感器技術、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工程光學、熱工基礎、工程流體力學、精密測量技術、測控電路、光電檢測技術、自動檢測技術、智能儀器儀表設計、測控系統設計、計量學基礎和量值傳遞與溯源等。
【培養特色】本專業學生可通過選拔進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班,采用“3+1”的培養模式(3年在校學習,1年企業實訓),以培養信息技術領域中具有計量特色的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類優秀工程人才為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強,適合于計量測試、計算機測控、智能化儀器儀表、智能信息處理、精密儀器設計與應用等領域,能夠從事系統設計與應用、產品技術開發和工程實施等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打造具備優良職業道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創新創業意識、堅忍不拔毅力的卓越現場工程師。本專業設有“海克斯康班”、“廣電質量班”和“東京精密班”三個工程實訓班,在大學三年級時進入企業實驗室進行計量和質檢專業培訓和技能實操實習,并可根據企事業單位對專業人才具體技能要求進行針對性培訓,最終為企事業單位輸送計量與質量管理專業化技術骨干人才和實操性品質管理人才。
【就業深造】就業:本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在大型企業、計量質檢機構、國防軍工和航空航天等相關部門從事計量質檢、測量控制、智能儀器儀表、計算機軟件和硬件等高新技術領域的設計、制造、開發和應用等工作。考研: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每年的考研錄取率約為30%,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學進入了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深造;也有部分同學考取本專業的研究生。出國深造:學院和英國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有2+2(本科前2年在本專業學習,后2年到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學習)聯合培養項目,和瑞典皇家理工大學有4+2(在本專業完成4年本科學習,后2年到瑞典皇家理工大學讀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
自動化專業(本科)
本專業2003年成為浙江省重點專業,2009年成為國家特色專業,并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2011年列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獲批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專業建設項目;2013年獲批教育部“十二五”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并成為全國工業自動化人才認證(IAAT)培訓基地。專業教育突出以自動控制為主,計量檢測、優化管理為輔的“計控管”一體化自動化專業特色,培養“計控一體”和“管控結合”兩個方向的專業特色人才。
【培養目標】通過專業特色教育,使學生具有完備的“計控管”相融合的專業知識結構,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一定的職業素質,初步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面向自動控制系統與工程、信號計量檢測與分析、系統信息處理與管理、計算機應用開發等領域,從事系統設計、工程實施、產品或技術開發、系統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專業課程體系包括自動控制類、計量檢測類和優化管理類三個核心課程群;以及基礎能力、專業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四個能力培養層。
【就業深造】畢業生面向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質量技術監督、信息產業等部門,從事與自動化領域相關的過程/運動控制系統、測控儀表與裝置、計量檢測和信息處理與管理系統的分析、設計、研發、維護和管理等工作。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本科)
本專業擁有浙江省“食品科學”重點學科、浙江省“食品質量安全與檢測”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海洋食品加工質量控制技術與儀器”、浙江省“海洋食品危害物與質量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近三年來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0余項,在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海洋食品質量控制等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學生獲“挑戰杯”國家獎和省級課外科技競賽獎30余項。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掌握食品科學等學科基礎理論、具備規范化、多元化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與控制能力的、能從事食品檢驗、食品質量控制、食品行業認證工作和食品檢測技術開發的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毒理學、生物化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工程原理、儀器分析、食品理化檢驗、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認證與管理、食品質量管理學。
【就業深造】畢業生可在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海關、商檢、進出口檢驗檢疫、檢測中心和食品企業等從事食品檢測、監管和質量控制等工作,就業率95%以上;也可在食品科學、營養與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術、食品工程等方向繼續深造,考研率為25%左右。
質量管理工程專業(本科)
我校是全國首個開設質量管理工程本科專業的院校。本專業集國家特色專業、浙江省重點專業、浙江省“十二五”優勢建設試點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于一身。專業教師具有多學科交叉背景,且73%以上有多年企業質量工作經驗。專業聯合國內機電產品制造業的標桿企業建立了多家校外實習基地,并在校內建成了三條針對典型機電產品質量控制與改進相關技能進行實訓的企業級生產線。專業實驗室在國內相關專業中獨樹一幟,獲得國家CNAS認可。專業綜合影響力和競爭力居全國同類專業首位。
【培養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標準為準繩,以質量保證為目標,以質量管理和質量工程技術為手段,對學生進行質量管理工程相關知識教學和實踐技能訓練,使其成為德才兼備、具備產品全壽命周期質量保證能力的質量管理工程人才。
【主干課程】管理學、測量系統分析、標準化工程、質量統計技術、機電產品質檢技術、試驗設計、質量管理體系與認證、可靠性技術、質量分析與改進等。
【就業深造】畢業生可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供應商管理、產品質量檢驗、質量分析與改進、質量管理體系建立與實施、產品和技術標準制定與推廣等工作;科研院所或企事業研發部門從事質量策劃和質量設計工作;各級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質量認證和質量咨詢等機構從事質量監督與審核、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質量認證與質量咨詢等工作。多數畢業生進入各行業的標桿或知名企業和機構從事質量管理工程相關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本科)
本專業為浙江省重點本科專業、浙江省“十二五”普通本科高校新興特色專業,全國高校同專業排名前20%,2014年通過了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具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計算機網絡通信實驗教學中心)和校級A類教學團隊(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依托浙江省重點學科信號與信息處理。
【培養目標】結合電子信息行業對本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需要和學校定位,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知識和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電子信息工程領域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電路與系統、電子測量、信號獲取與處理、信息與通信網絡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訓練,能在該領域從事分析設計、應用開發與測試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干課程】電子線路、通信電路、信號與系統、物聯網技術、電磁場理論與波、微波工程基礎、數字信號處理、數字視聽技術、通信原理、微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數字圖像處理、電子測量技術等。
【就業深造】畢業生可在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通信與網絡產業、數字音視頻產業、集成電路產業、計算機產業和應用電子產業等電子信息領域以及具有信息相關工作崗位的行業和領域、重點地區就業(如浙江網新、杭州海康威視、大華科技、浙江宇視科技等),從事電子信息領域的工程設計、生產制造、技術開發、生產組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或在國內外高校攻讀碩士學位繼續深造。本專業以培養應用性人才為主要目標,重視實踐教學,畢業生實踐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社會實際需求,多數從事與電子信息技術相關的新產品設計與研發、管理、生產、產品技術服務、銷售等工作。
工商管理專業(本科)
本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浙江省優勢專業,擁有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管理學》和浙江省級教學團隊“標準化與質量管理”教學團隊。
【培養目標】本專業在夯實專業通識教育的同時,強化了“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的專業特色,培養具備工商管理通用知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管理技能,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尤其是質量管理方面工作的人才。
【主干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質量管理學、質量統計技術、計量管理、標準化、質量管理軟件實習、質量管理課程設計等主干課程。
【就業深造】受益于社會對標準化與質量管理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近三年本專業學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8%以上,除了考研、公務員、銀行、質監技術機構等去向外,其余學生基本被知名企業招聘去從事質量管理、標準化、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