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理工學院2019年招生問答
1.今年在江蘇省計劃招收多少名新生?
今年計劃在江蘇省招生2536人,其中文科類670人,理科類1571人,藝術類95人,“4+0”聯合培養項目35人,中外合作辦學105 人,江蘇高校中外學分互認聯合培養項目 60人。
2.優勢專業有哪些?
開設60個本科專業,在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兩個領域招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江蘇省品牌專業:汽車服務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江蘇省特色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會計學、教育學、藝術設計。
3.今年確定了哪些主要錄取規則?
江蘇省普通類錄取規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考生進檔后采用等級級差法安排專業,即將進檔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折算成等級級差分,在考生投檔分的基礎上加上等級級差分后進行排序,分數相同時看投檔成績,投檔成績相同時再看與專業相近科目成績高低,文科比較語文(含附加分)成績,理科比較數學(含附加分)成績。等級級差加分辦法為:選測科目每取得一個A+、A、B+等級,分別加上3分、2分、1分的等級級差分。
江蘇省藝術類錄取規則按照“先總分、后專業志愿、再專業分”排序,即先按照總分由高到低排序,總分相同時再按照專業志愿先后排序,總分和專業志愿都相同時再按照專業分由高到低排序,如仍相同,則結合考生文化成績、綜合素質等安排專業。
4.入學后能否申請轉專業?
學校在大一第二學期末公布各專業可接納的轉入學生人數、接收條件、考核內容和考核辦法,第一學年已修課程平均學分績點≥2.0(大致相當于已修課程平均成績在70分以上),可提出轉專業申請。大一第二學期結束后一周內,對擬轉專業學生進行學業審定與考核,通過者將從大二第一學期開始轉入學院指定專業、班級就讀。
5.嵌入式培養專業情況如何?
學校軟件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和物聯網工程等專業入選江蘇省軟件服務外包類專業嵌入式人才培養項目。其中軟件工程專業與中國最大的IT解決方案與服務供應商東軟集團進行校企合作,培養能夠從事軟件項目的設計、編碼、測試、管理和維護工作的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與中國最大的IT職業教育集團達內時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培養能從事數字媒體產品設計、開發和制作等工作的復合型工程應用人才;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與中軟國際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養具有數據處理、分析和可視化的工程應用型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與昆山杰普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養軟件應用和硬件系統開發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電子信息工程與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學校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合作項目,培養信息通信行業創新型應用技術人才。
6.新生如何安排住宿以及宿舍條件如何?
根據新生所在專業和班級集中安排住宿,宿舍條件有標準化公寓(四人間、單獨衛生間和陽臺)和普通宿舍兩種。所有宿舍均安裝空調,學生進校后一周內辦理空調租賃協議,每臺押金為300元,租金為370元—380元/年,學校提供基本用電額度,超出部分由學生按國家標準電價繳納。
7.校園文化活動如何?
學校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課外活動。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協會、“青果香”青年志愿者協會、大學生創業就業協會、大學生藝術團、大學生舞龍舞獅協會、書法協會等近百個學生社團并配備了專業指導老師;打造了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如大學生科技節、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校園文化藝術節、高雅藝術進校園、社團巡禮月等。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組織協調能力,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學生在“挑戰杯”、飛思卡爾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Honda中國節能競技大賽、全國數學建模大賽、大學生英語競賽等各類學科競賽中屢獲佳績,學生科技團隊榮獲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江蘇省十大“最具活力”科技創業類社團等榮譽稱號,部分學生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江蘇省優秀共青團員”、江蘇省大學生“校園青春榜樣”等榮譽稱號,學校也多次獲得全國、江蘇省“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等榮譽。
8.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如何?
學校一貫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以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為目標,開展就業指導服務,建立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組織用人單位進校選才,及時公布就業信息,鼓勵和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向市場。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超七成畢業生在上海、蘇州、無錫和常州等發達地區就業,并多次獲得“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校建有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氛圍濃郁,創業培養體系完善,創業實踐平臺完備,創業學生比例和創業成功率穩步提升,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江蘇省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