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警官學院2019年招生簡章
一、學院概況
江蘇警官學院是我國首批建立的省屬公安本科院校。學院前身是創辦于1949年的南京市公安學校,1953年更名為江蘇省公安學校。1982年成立江蘇公安專科學校,1998年江蘇省人民警察學校并入,2000年江蘇省司法學校并入。200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江蘇警官學院。2007年接受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良好”結論。2011年被省學位委員會列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省立項建設單位,2012年起先后與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聯辦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5年、2016年,先后獲批成立公安部現代警務改革研究所、江蘇省公共安全研究院兩個部省智庫。2018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建校70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守為公安事業服務的辦學宗旨,緊跟時代要求,銳意改革創新,切實發揮了江蘇公安人才輸送主渠道、在職民警培訓主陣地、警務研究主力軍的作用。
學院位于南京市浦口區石佛寺三宮48號,另有安德門、龍潭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66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學院設有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偵查系、刑事科學技術系、計算機信息與網絡安全系、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警察體育教研部(警務指揮與戰術系)、基礎課教研部、法律系等教學系部。現有教職工664人,其中專任教師372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教師171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273人,省“333工程”、高校“青藍工程”等各類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67人次,省部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和科研團隊3個。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學院常年承擔市縣公安機關領導班子成員、省廳機關處級干部、市縣公安機關警種部門負責人、基層所隊長以及公安部下達的民警和外國警察培訓任務。
學院堅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針,推進公安教育貼近實戰融入實戰,培育“無私奉獻”校訓和“政治堅定、學習勤奮、作風踏實、警紀嚴明”校風,培養忠誠可靠、紀律嚴明、基礎扎實、文武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1978年復校以來,學院為全省各級公安司法機關培養輸送全日制畢業生5萬多人,目前畢業生占全省公安民警總數的42%,其中80%已成為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和各警種、部門以及基層所隊的領導或業務骨干,被譽為“江蘇公安人才的搖籃”。畢業生中有1900多人次受到個人二等功以上表彰,近百人獲得全國公安系統一級二級英模、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或省勞模稱號。近年來,師生參加第二屆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等重大比賽競賽成績突出,參加南京青奧會、G20杭州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重大活動安保表現優異,公安部兩次為學院記集體一等功。學院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學校”等稱號,2018年5月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
經過多年發展,學院建立了公安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公安學”一級學科被列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并有公安技術、法學、公共管理、訴訟法學等4個省重點建設學科。設置16個全日制本科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公安部重點專業建設點1個、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省重點專業(類)2個、省品牌專業建設項目2個。有國家精品網絡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立項建設在線開放課程2門。有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實驗教學與實踐教育中心6個。建有南京中華指紋博物館、民國警察史博物館、槍械發展史博物館。公安部先后在學院建立了科技信息化等3個訓練基地。
學院科研能力水平不斷提升。建有9個省部級科研平臺。近三年,共立項科研項目299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部級項目47項;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1029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156篇,SCI/EI/CSSCI期刊收錄69篇,出版學術著作60部;獲市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3項;獲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11項。近年來,部省智庫加強與公安機關的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推廣價值的重要成果,有10多篇決策咨詢報告被省部領導批示肯定或被采用,30多項研究成果被全省公安機關采納或推廣應用。《江蘇警官學院學報》被評為中國優秀社科學報、江蘇省一級期刊,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報告擴展期刊》。
學院注重對外交流、堅持開放辦學,與公安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國內外警察教育機構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近年來,有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警察代表團來訪,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學院被公安部確定為引進國外人才項目執行單位、中歐警務培訓項目承辦單位,自2015年起,先后完成公安部下達的29個國家300多名外國警察培訓任務,承辦了“國際警務聯絡交流”“中歐IPKEY項目知識產權刑事執法培訓”等引智項目。
進入新時代,學院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部署,堅決落實(…)總書記對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總要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推進“一個目標追求”“三個發展階段”和“五條辦學方略”新時代學院發展布局,按照“辦學治校高層次、人才培養高質量、科研工作高水平、在職培訓高標準、隊伍建設高要求”總體要求,大力實施政治建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開放辦學戰略,扎實推進“七個聚焦、七個提升”重點任務,加快推動內涵式、特色化、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內一流、具有鮮明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應用型公安本科院校,努力建設世界一流警察院校、打造國際一流警察學科,更好服務公安事業發展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
二、招生計劃
2019年計劃招錄全日制本科學生1500人。其中,公安專業1250人,面向江蘇省招生;普通(非公安)專業250人,面向全國招生。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由各省(市、自治區)有關部門公布。
三、招生條件
要求考生為應屆或往屆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且符合國家規定的報考條件,未婚,年齡不超過22周歲(1997年9月1日以后出生),思想政治品德和綜合素質良好。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關于明確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體判定標準的函》(教學司函〔2010〕22號)的有關規定,適應學院教學要求。
報考公安專業的考生須具有江蘇省常住戶口并在江蘇參加高考,且年齡為十六周歲以上(2003年8月31日前出生),還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政治條件
考生的政治條件應符合公安工作的要求,必須通過公安機關的政治考察。考生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心理素質,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忠于祖國、忠于人民,作風正派,具有良好的品行、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和法制觀念,熱愛公安事業,志愿并適合從事公安工作。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政治考察不合格:
1.受過刑罰或免于刑罰、收容教育、強制戒毒的;
2.有泄漏國家秘密或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行為的;
3.散布有損國家聲譽、危害國家安全言論或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非法組織、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的;
4.組織參加色情、吸毒、賭博等活動或因毆打他人、盜竊、搶奪、敲詐勒索等受到行政拘留處罰的;
5.受過開除學籍、團籍或者在國家法定考試中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紀行為的;
6.已取得國(境)外居留許可或16周歲后出國居留6個月以上的;
7.家庭成員和主要社會關系中有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利益的行為或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非法組織和集會游行示威等活動的;
8.家庭成員和主要社會關系中有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等社會影響惡劣犯罪或者貪污、賄賂受到刑事處罰的;
9.有省級以上公安機關確定的其他不宜錄取的情形。
(二)身體條件
根據公安部、教育部關于公安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精神,考生體檢的項目和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人社部發〔2016〕140號)和《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試行)》(人社部發〔2010〕82號)執行。同時,還應符合下列標準(合格標準均含標準本數):
1.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
2.體形勻稱,動作協調,不能過于肥胖或消瘦。男性體重指數(單位:千克/米?)在17.3至27.3之間,女性在17.1至25.7之間;
3.左右眼單眼裸視視力不低于4.8,無色盲、色弱;
4.兩耳無重聽;
5.無口吃;
6.五官、體型端正,面部無明顯特征(如唇裂、對眼、斜眼、斜頸、各種疤、麻、胎記等),頸部、手臂、腿部(膝蓋以下)無特別明顯的癜痕、疤痕、胎記、色素斑、血管瘤、白癜風等,身體其他部位無較大面積的疤痕攣縮等;
7.身體無明顯缺陷(如雞胸、駝背、腋臭、嚴重靜脈曲張、步態明顯異常、“X”型或“O”型腿、重度平跖足即平腳板、紋身、少白頭、嗅覺不靈敏等),無各種殘疾、畸形;
8.本人或直系親屬無精神病史;
9.無傳染病,肝功能正常;
10.無其他不宜錄取的情形。
學校在新生入學后三個月內,參照公務員(人民警察)錄用體檢項目和標準進行體檢復查,凡弄虛作假經核實的或經復查發現不符合招生條件的,學校將按學籍管理規定取消學籍或作其他處理。
(三)面試、體能條件
1.面試。面試主要從考生的外貌、體型、報考動機等方面,考察考生的身體平衡和協調性、反應能力、心理素質、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辨識考生是否適合從事公安工作。
2.體能。考生必須參加體能測評,成績合格(合格標準均含標準本數)。體測項目包括50米跑、立定跳遠、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等4個項目,4個項目中有3個及以上達標的,體能測評結論為合格。體測項目合格標準為:男生50米跑9.2秒以內,立定跳遠2.05米以上,1000米跑4分35秒以內,引體向上9次/分鐘以上;女生50米跑10.4秒以內,立定跳遠1.5米以上,800米跑4分36秒以內,仰臥起坐25次/分鐘以上。
三、面試體測體檢與政治考察
報考江蘇警官學院公安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由江蘇省公安廳政治部和學院組織的面試、體測、體檢(以下簡稱面試)并接受政治考察,面試和政治考察合格且高考成績達到江蘇警官學院錄取分數線后,方具備被錄取資格。
(一)報考公安專業的考生實行預報名。面試工作前,報考江蘇警官學院公安專業的考生于6月12-16日,登錄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網站www.jseea.cn,憑考生號、身份證號、密碼和動態口令進入報考公安院校考生信息采集系統,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
(二)面試工作于6月下旬高考成績公布后在學院浦口校區進行,面試日程安排、面試分數線由省教育考試院會同學院確定并通過各級招辦和媒體公告,有意報考江蘇警官學院的考生持準考證、身份證、高考成績單、戶口簿在規定時間內參加面試。
(三)面試實行單項淘汰,考生在測試過程中如有一項不合格,視為面試整體不合格。
(四)考生的政治考察工作,在錄取考生之前由省公安廳政治部統一組織實施。
四、錄取規則
(一)根據國家和江蘇省招生政策,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以文化考試為主,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二)依據文理,滿足等級,按分排序,遵循志愿。投檔分數相同的考生,按投檔輔助分排序;投檔輔助分相同時,根據考生綜合素質,擇優錄取。江蘇省按“先分數后等級、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其他省(直轄市、自治區)按“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錄取專業。
(三)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四)公安專業在提前本科批次錄取,限具有江蘇省常住戶口并在江蘇省參加高考的考生,因為高考信息填報錯誤責任自負。普通(非公安)專業在本科第二批次錄取。
(五)江蘇籍考生學業水平測試,2門選測科目要求均為B級以上(含B),5門必測科目要求均為合格。
(六)高考外語語種不限,但新生入學后外語課程教學只安排英語語種。
(七)招收女生不超過計劃人數的15%。
五、收費標準
(一)學費:公安專業按6000元/生·年;普通(非公安)專業按5200元/生·年標準收費。
(二)住宿費: 1200元/生·年(6人間)。
六、學生資助
學院為學生設立各級各類獎、助學金,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幫助符合條件的學生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
七、畢業就業
學院對修滿規定的課程、達到規定的畢業要求和學位授予要求的學生,頒發本科畢業證書,授予相應學科的學士學位。
公安專業畢業生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門關于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意見》(人社部發[2015]106號)《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六部門關于推進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人才招錄培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蘇人社發[2016]404號)的有關精神和當年國家、江蘇省關于公安機關面向公安院校公安專業畢業生考試錄用公務員(人民警察)的有關規定,經筆試、面試、體檢、體能測評和政治考察,合格的錄用為公安機關公務員(人民警察)。
普通(非公安)專業畢業生按國家規定政策就業。
八、招生咨詢
招生咨詢電話: 025-52888910
招生辦電子信箱:zsb@jspi.cn
學院網址:www.jspi.cn
招生信息網網址: http://www.jspi.cn//type/4001170103.html紀檢監察室電話:025-52880342
紀檢監察室電子信箱:jw@jspi.cn
通訊地址:南京市浦口區石佛寺三宮48號
郵政編碼:210031
歡迎有志于公安政法保衛事業,樂于奉獻、勇于吃苦、嚴于律己、勤于學習的考生報考江蘇警官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