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所蠻有國際范兒的高校,認識一下?
在浙江省碩博授權高校國際化總體水平排名中,溫州醫科大學連續第二年排名第三。
下面,就跟隨小醫來了解一下
在國家推進“雙一流”建設和“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等開放辦學大背景下,溫醫大認真貫徹國家方針政策,積極作為,緊緊把握醫學及相關生命學科具有世界共性需求和國際化指標水平的特性,開放共享,創新機制,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國際化辦學之路。
溫醫大一貫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1992年,學校成立外事辦公室,1997年改為外事處,后更名為國際合作交流處、港澳臺辦公室。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學校對外交流工作交流頻繁有效,在對外交流合作、師生海外交流、外國專家聘用、中外合作辦學(境外辦學)、國際科研合作和公益事業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學校是全國最早舉辦博士層次中外合作辦學的單位之一,是全國首批招收成建制臨床醫學留學生(全英語授課)單位之一,也是全省第一個舉辦海外孔子學院的省屬院校和最早獲得聘請外國專家資格的單位之一,2016年入選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工程建設單位。
構建全球朋友圈
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2017年,加入聯合國“學術影響力”項目,時任校長呂帆教授在聯合國總部向世界介紹中國的醫療和醫學教育
近年來,溫醫大建立起全面對外交流的體系,推進“雙一流”計劃,拓展和加強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和學科的實質性合作,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和機構合作。目前學校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9國家(地區)的128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關系,其中近20所高校為世界百強名校。
副校長曹建明在中國-中東歐高校聯合會上發言
溫醫大加入了系列高層次國際學術聯盟,現為中俄醫學聯盟、中美人才聯合培養“1+2+1”計劃、中國-東盟教育培訓聯盟、中東歐國家教育聯合會、聯合國“學術影響力”項目和“一帶一路”國際醫學教育聯盟等7個國際聯盟成員,參與國際學術活動日趨頻繁。2017年,時任校長呂帆在聯合國總部介紹中國高等醫學教育及中國醫改成就,獲高度贊譽,學校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加強學生國際化交流
完善人才培養國際化
學生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交流學習
溫醫大高度重視學生出國(境)交流,注重內涵發展。近五年,學校派出2375名學生赴海外學習交流,目前交換生和交流生占在校生總數8.1%。現有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項目75項。學生出國(境)交流涵蓋短期游學、專業課程研修、聯合學位培養、中外合作辦學等,層次不斷提升,實效不斷增強。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波蘭盧布林醫科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泰國東方大學等高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學生海外交流基地。
與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合作舉辦眼視光學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
與美國托馬斯大學合作舉辦護理學本科教育項目
與瑞典隆德大學合作開展臨床醫學專業(轉化醫學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
溫醫大優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學生海外交流培優計劃。現有浙江省優秀本科生出國學習交流項目、學位加速項目和校院海外培優項目15項,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項目5項。與美國新英格蘭視光學院合作舉辦的眼視光學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博士項目,該項目先后入選浙江省首批示范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國際合作培養項目。與瑞典隆德大學合作開展的臨床醫學專業(轉化醫學方向)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是我國第一個轉化醫學領域的中外合作培養項目。與美國托馬斯大學合作舉辦護理學本科教育項目同時被列為浙江省首批中外合作辦學示范項目。
學校舉辦兩岸青年醫學人文研習營
溫醫大擴大兩岸學生交流,發揮學科特色,依托校際合作,打造短期留學生交流品牌項目。連續兩年舉辦兩岸青年學生醫學研習營、暑期社會實踐營和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移地教學活動,來自臺灣中山醫學大學、義守大學等5所高校110名師生參加,學校為溫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理事單位。
2007級畢業生查爾斯任加納駐華副大使
溫醫大注重發展來華留學生教育,于1993年獲得接受外國留學生的資格,是首批國家教育部門批準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的高校。2006年招收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等本科學歷教育留學生,2013年開始招生博士學歷教育留學生,是全國首家開設留學生藥學本科專業的高校。目前在校留學生總數1096人,學歷留學生795人,其中本科生730人,碩博研究生65人,生源遍及5大洲,形成了涵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影像學和護理學等學科的本碩博三個層次來華留學生教育體系。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和校級獎學金,獎學金覆蓋率20%。迄今已培養出539名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留學生。留學生校友查爾斯成為加納共和國駐華副大使。學校為“全國來華留學生教育先進集體”,成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醫學教育分會理事單位。
加強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
推進師資國際化
骨干授課教師赴盧布林醫科大學培訓
赴澳大利亞西澳大學進行全科醫學教師培訓
溫醫大教師海外交流日趨專業化。近五年,教師因公出國(境)交流1697人次,目前有六個月以上國(境)外學習、進修經歷的專任教師比例達28.8%,建有美國、澳大利亞、波蘭、韓國等7個教師海外培訓基地,開展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和英語培訓,提升教師國際化教學水平和能力。學校為浙江省學術因公出國(境)免審單位、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實施院校。
國家友誼獎獲得者Larry Clausen 教授
國家友誼獎獲得者David Heath教授
與此同時,外國文教專家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學校聘有外籍文教專家123名,其中專業類外國文教專家118名,占專任教師總數8.6%。外國專家中,54人獲各級政府友誼獎,國家政府友誼獎2人,西湖友誼獎17人,雁蕩友誼獎35人,居省屬院校首位。
開展境外辦學
擦亮學校國際名片
2009年,泰國詩琳通公主出席泰國東方大學孔子學院揭牌儀式
2010年,與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共建孔子學院揭牌
2017年,與波蘭盧布林醫科大學合作舉辦臨床醫學專業(華佗項目)
2006年,溫醫大以中醫和漢語教學為特色,與泰國東方大學共建孔子學院。2010年,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視光學院共建孔子學院,主要在眼視光、中醫、中國語言文化等領域開展活動。2016年,學校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波蘭盧布林醫科大學合作舉辦臨床醫學專業(華佗項目),是中波兩國第一個醫學教育合作項目,也是我國首個臨床醫學教育境外辦學項目,在此基礎上,推動針灸康復專業“走出去”。
加強高端引領
提高科技協同創新能力
2013年,舉辦檢驗醫學國際會議
2016年,聘請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免疫遺傳學教授Matthew Arthur Brown為附屬第一醫院“精準醫學”中心首席科學家
與莫納什大學共建BDI生物醫學研究院
目前,溫醫大共建有國際合作科研平臺45個,其中國家級平臺2個(生物醫學國際合作基地和再生醫學與神經遺傳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近五年,共主辦和承辦各類國際學術會議54次,其中 “國際近視和視覺科學學術會議”“國際檢驗醫學論壇”“轉化醫學國際會議”等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學校ESI綜合排名位居浙江省省屬高校第一,藥理學與毒理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0.2%。學校位列自然指數(Nature Index)生命科學領域年度排行榜亞洲高校第64名。
依托辦學優勢
服務公共外交
2004年,全球首家特殊奧林匹克運動醫學健康中心落戶溫醫大
2013年,援中非6名醫療隊員凱旋
2016年,與上海政法學院聯合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溫州研修中心
溫醫大配合國家整體外交,選派39名優秀醫務工作人員赴非洲醫療援助,聯合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合作開展大型唇腭裂醫療救助活動14次,惠及近2300名患兒。學校兩度獲得 “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與“國際特奧組織”聯合開展特奧運動員健康篩查工作,與上海政法學院聯合成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國際司法交流合作培訓基地溫州研修中心,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療專家聯合開展“當代白求恩行動”醫療慈善活動。
溫醫大的國際化工作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助力學生成長、教師發展為根本,服務教學、科研為核心,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戰略,以重點建設大學、創建“雙一流”和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工程為契機,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開放共享,創新機制。學校將從全球視角出發,緊緊圍繞學校“十三五”規劃,確立了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的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總目標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求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應對全球化挑戰的能力;在學術創新方面,要求進一步加強國際科研合作,提升國際學術競爭力和聲譽影響;在師資隊伍方面,要求進一步加強海外師資建設,提升教師的國際化能力;在文化傳承創新方面,要求進一步構建完善多元文化交流環境,提升中華文化的海外影響力。堅持開放辦學,把國際化優勢嵌入辦學全過程,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