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從保障到發展激勵學生成長成才
從保障到發展 激勵學生成長成才
● 獎助學金每年發放金額達2000萬元
● 每年參加勤工助學學生達9000人次,勤工助學收入超過1500萬元
學校經過多年探索,形成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為基礎,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要渠道,以勤工助學為主要手段,以多樣化、個性化的獎助學金為激勵,以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為補充的多元化資助育人體系。學校深挖資助育人功能,為學生搭建廣闊的創新實踐平臺,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全面推進資助工作從“保障型”向“發展型”轉變。
學校建成以政府獎助學金、學校獎助學金和社會獎助學金為支撐的多層級、多類別的激勵體系,每年發放各類獎助學金2000余萬元,激勵學生成長成才。
學校在設立獎學金的基礎上,挖掘和擴展實踐育人的平臺,積極與企業聯系,立足于專業,打造了“艾利發明創新獎學金創新精神工作坊”“福陸未來工程師大賽”等一系列品牌活動,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
勤工助學是學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培養學生自強自立品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勤工助學指導中心成立于1994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上海高校中率先打造成“幫學業、促就業、扶創業”的實踐發展平臺。中心積極開辟校內外勤工助學工作崗位,在校內超市、報亭、咖啡屋、禮品屋、文印社、物流部、圖書館、食堂、學院設立了20余種校內固定勤工助學崗位,每學期招聘崗位人數達2000人。此外,中心與校外百余家用人單位保持長期合作,為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工作崗位。2017年解決勤工助學崗位近9000人次,學生勤工助學收入超過1500萬元。
學校勤工助學以幫困育人為主導,將濟困助學、專業實習與社會實踐、就業目標、創業教育、服務師生與社會融為一體,形成了全方位實踐育人體系,涌現了謝應波、木納瓦爾·木沙等一大批自主創業先進典型,成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實踐平臺,在華東理工大學立德樹人工程中發揮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